还柳瑾秘丞诗编。宋代。梅尧臣。吾友苏子美,闻昔许君诗。子美今下世,令人重嗟咨。当其不得志,泥水蟠蛟螭。未激西海流,安可气吐霓。吴洲逢朱鳖,腹有百碧遗。他时使我观,我观颜忸怩。便欲焚笔砚,奈何难争驰。
诗词:《还柳瑾秘丞诗编》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吾友苏子美,闻昔许君诗。
子美今下世,令人重嗟咨。
当其不得志,泥水蟠蛟螭。
未激西海流,安可气吐霓。
吴洲逢朱鳖,腹有百碧遗。
他时使我观,我观颜忸怩。
便欲焚笔砚,奈何难争驰。
中文译文:
我的朋友苏子美,听闻曾经许君的诗。
如今子美已下世,令人深感惋惜。
当他未能实现志向时,好像泥泞中盘踞的巨龙。
未能激荡起西海的波涛,如何能够吐出七彩霓虹的光芒。
在吴洲遇到一只朱鳖,它腹中蕴藏着无数宝石。
将来如果让我观看,我会看到他颜色红润而羞怯。
我便想将笔墨砚台一起焚烧,可又何曾能够抗拒这诗文之驰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还柳瑾秘丞诗编》。诗人以表达对朋友苏子美的思念和敬意为主题,通过诗中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对子美不得志的遗憾和对他才华潜藏的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了苏子美是诗人许君的朋友,传闻他曾有过才华横溢的诗篇。然而,如今子美已经过世,令人感到惋惜。接着,诗人运用泥水蟠蛟螭、西海流和吐霓等意象,形容子美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展现才华的遗憾。
诗中提到的泥水蟠蛟螭象征着子美才华未能得到宣扬和发挥的困境,而西海流和吐霓则代表着子美未能获得广泛的赞誉和声望。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中的艺术感和意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在吴洲遇到的朱鳖,表达了对子美深藏才华的赞叹。朱鳖腹中蕴藏着百种宝石,暗喻子美的才华潜在而丰富,只待未来有机会展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子美的观察和评价,形容他的面色红润却又带有羞怯之情。诗人内心矛盾,想要放弃写作,但又无法抗拒对诗文的热爱和驰骋创作的冲动。
整首诗通过对苏子美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对他才华潜能的赞赏,并表达了对才华难以得以展现和才子遗憾离世的悲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通过描绘泥水蟠蛟螭、西海流、吐霓和朱鳖等形象,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才华潜藏而未被发掘的朋友的遗憾和对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诗文创作的矛盾心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璚岛春云。明代。杨荣。仙岛依微近紫清,春光淡荡暖云生。乍经树杪和烟湿,轻覆花枝过雨晴。每日氤氲浮玉殿,常时缥缈护金茎。从龙处处施甘泽,四海讴歌乐治平。
资圣寺送甘二。唐代。王维。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一作正)受。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幽闺。宋代。程洵。幽闺有美人,终宵抱长叹。念彼远征客,风露如许寒。耿耿不成寐,怅然理哀弹。离鸾韵纤指,曲终泪阑杆。
最高楼 寿翁簿二月初十。清代。佚名。中和节过,捻指又经旬。逢盛旦,诞生申。当年昴宿呈佳瑞,今朝南极见箕星。寿而昌,年未老,绿袍新。宝鸭沉烟堂上袅,珠翠捧、椒觞满斟。来庆贺,尽佳宾。彩戏斑斓多桂子,更看兰玉列阶庭。桓庄椿,祝遐算,八千春。
郊行。宋代。喻良能。散策林塘路,秋深别有光。晦明云聚散,浓淡树青黄。晚觉衣襟冷,风吹橘柚香。菊花何处有,聊欲试重阳。
赠别杨员外巨源。唐代。元稹。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访朱子谦谏议不遇。明代。皇甫汸。旧日云霄侣,他乡岁月深。转蓬惊去住,锻羽怅飞沉。不睹春风面,空馀流水心。言乘木兰舫,来就玉山岑。避客高悬榻,逢人愧盍簪。徒令归兴尽,一谢扫芳林。
闻钟。元代。王逢。苜蓿胡桃霜露浓,衣冠文物叹尘容。皇天老去非无姓,众水东朝自有宗。荆楚旧烦殷奋伐,赵陀新拜汉官封。狂夫待旦夕良苦,喜听寒山半夜钟。
汴河。宋代。韦骧。通济名渠古到今,当时疏导用功深。源高直接黄河泻,流去遥归碧海浔。护冢尚存芳草乱,隋舟安在绿杨阴。年年漕运无穷已,谁谓东南力不任。
辛巳书事七首 其一。明代。边贡。居庸碣石控胡门,玉几由来北极尊。阁道逶迤经海岱,天河隐见出昆崙。斗间遥识三阶列,日下从知九轨存。奠鼎卜郊非浪事,万年圭鬯保文孙。
贺彭芳尚游泮。明代。洪穆霁。玉树临风芹藻香,堂前争羡锦衣郎。传经指顾家声远,挟策驰驱翰苑场。千里池边腾骥足,三冬火里慰萤囊。丹书叠下流光远,翠羽斑衣乐未央。
赠别中表丈史鸿胪还吴 其二。明代。王世贞。少住为佳耳,亲朋尽岁孤。官厨饶脱粟,乡味有蒸壶。鲁酒能尝不,齐讴可听无。自然留不得,秋兴满莼鲈。
虫豸诗·蚁子(三首)。唐代。元稹。蚁子生无处,偏因湿处生。阴霪烦扰攘,拾粒苦嘤咛。床上主人病,耳中虚藏鸣。雷霆翻不省,闻汝作牛声。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敢惮榱dw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攘攘终朝见,悠悠卒岁疑。讵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几时。巢由或逢我,应似我相期。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吴芾。屋角营书室,新成八九椽。开林延爱日,甃石截流泉。山近岚光逼,窗疏月色穿。寒梅何日吐,我欲醉花前。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唐代。补阙同赋。皇甫冉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浣花溪。宋代。马俌。浣花溪边濯锦衣,百花满潭溪水香,宝奁散尽有霜戟,草秣匹马不可当,当时濯衣只偶尔,岂似取履张子房。烈烈遽见蔽此蜀,丧乱怀尔徒悲伤。年年春风媚杨柳,彩缆{左女右奄}姌云霞张。溪边游冶红粉娘,了不识字空悠扬。采花荡桨不归去,暮隔烟水眠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