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临轩桂。宋代。梅尧臣。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临轩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
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水西寺东峰亭的景色,特别是临轩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观察到山楹上没有恶劣的树木,只有一丛绿色的桂树。桂树在幽静的环境中依然散发着芳香,而飞鸟也衔着残留的红叶飞过。然而,诗人却没有看到那位离骚的人,只有一个憔悴的人在秋风中吟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首先,诗人描述了山楹上没有恶劣的树木,而只有一丛绿色的桂树。这种对景物的观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纯洁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桂树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它在幽静的环境中依然发出芳香,展现了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内在品质。
接着,诗人描述了飞鸟衔着残留的红叶。这一景象可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无常。红叶衰败、凋零,飞鸟衔着残红飞过,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流逝的不可挽回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思念和遗憾之情。他说自己没有看到那位离骚的人,只有一个憔悴的人在秋风中吟唱。这可能是诗人对离骚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中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憔悴的人在秋风中吟唱,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离骚人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山楹、桂树和飞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并表达了对离骚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这首诗词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凝练而深远。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谢公墩。明代。曹学佺。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寒山又傍斜阳路,江水终销十月声。载妓如花不同赏,风流应感古今情。
眼儿媚 津门旅舍题壁。清代。易顺鼎。十年吹笛短长亭。行尽夕阳程。等闲负了,梅边鹤梦,柳外鸥盟。醉中依约潇湘路,渔唱起江城。蓦然惊觉,天涯池馆,雨过霞明。
题如此江山楼焚馀草。清代。王瑶京。文章标格两风流,怎禁声名满九州。高士原非才百里,完人别有业千秋。簪缨难易林泉乐,著作真堪梨枣留。不是吾宗频击节,已闻异国散金求。
石塘山家。元代。刘崧。陇麦高低径路斜,小池杨柳带人家。东菑午饷柴门静,一犬篱根卧落花。
次前韵再寄二首。宋代。陈著。谁言沟浍浅,谁言沧溟深。浅不如世态,深汪如我心。我心先齿老,不踏章台草。寄语知心人,故书足自饱。
次韵钱德初九日旅怀三绝 其一。宋代。沈与求。西风江面荻花秋,鲙玉频年念昔游。客帽只今无地落,黄花满眼漫供愁。
题人画扇十首。宋代。曹勋。野林物物适幽栖,春引风高裂石时。何处双禽飞不定,静宜翠竹亚寒枝。
偶成二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世间极乐唯无事,高坐焚香日几时。阶下无人喧鸟集,前身或恐是黄鹂。
夜忆逸。宋代。赵蕃。雨听止复作,滩闻抑更扬。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儿叹父官无,父忧儿学荒。渠能志游夏,我可吊沅湘。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 其二 常春。宋代。范成大。染根得灵药,无时不春风。倚阑与挂壁,相伴岁寒中。
新山别馆十景 其七 南山秋色。元代。曹文晦。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乾。漠漠祇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何人会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后有韩。
雪席口占。唐代。高崇文。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那个髇儿射雁落,白毛空里乱纷纷。
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宋代。王学文。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都付与焦桐,写人梅花叠。黄花送客。体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题外祖母夫人李氏墓陟屺亭。宋代。许及之。陟屺哀哀八十亲,渭阳念母我伤情。等为孝子终身慕,最惨婴儿半路声。已把山光占塾教,底须宅相写亭名。登亭更望芙蓉顶,吹棘风前泪并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