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希深晚泛伊川。宋代。梅尧臣。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诗词:《和希深晚泛伊川》
放溜下平波,
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
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
芦洲蔼将晚。
归路莫言赊,
何妨乘月返。
中文译文:
放下船在平静的河面上漂流,
船只移动,不知道远处的距离。
稍稍回头,溪口的风轻拂着脸庞,
尽情地欣赏着云中的山峦。
水鸟静静地相依相偎,
芦苇丛将在黄昏中变得宜人。
回程的路上不要说着匆促离去,
何妨乘着明亮的月光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晚上泛舟在伊川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舒适和愉悦。
诗中通过描写船只在平静的河面上漂流,表达了诗人放松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诗人回头看时,感受到溪口的微风,这种微风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使诗人更加沉浸在自然之中。
诗中的“云中巘”描绘了远处的山峦,诗人恣意地欣赏着这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水鸟静静地相依相偎,芦苇丛在黄昏时分变得宜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告诫归程的人不要匆忙离去,可以借助明亮的月光安然返回,传达了一种宁静、从容和乐观的情绪。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放松和愉悦的氛围,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和魅力。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卜算子 题纤云女史画梅册。清代。张玉珍。何处问春光,飞上瑶台矣。密密疏疏几许情,写出吟毫底。认取墨痕香,瘦影临清沚。不是江妃是玉妃,独占群芳里。
少年子。明代。释函可。白面少年子,无金空有心。半夜许人半夜死,肯待东方天日临。古来独爱荆轲义,易水一去无还志。中王固佳,中柱亦喜。舞阳死灰不足言,勾践嗟叹亦非知。若将成败论,没却一片意。
题四川张万户夫人贞节卷。元代。贡师泰。白帝楼前巷陌深,将军旌旆正沈沈。玉箫声断孤鸾曲,绿绮弦空别鹤吟。岂是人生轻一羽,要知身死重千金。春风冢上连枝树,只有韩凭会此心。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一。明代。戚继光。云护千峰起,烟消百顷开。夫容映秋水,不减美人才。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宋代。章甫。忆买京口船,飘飘适荆楚。览古吊兴亡,亦有会心侣。岁月能几何,已作幽明阻。筋骸幸无恙,未害且逆旅。
发钱塘。明代。吴与弼。乡音无寐共清宵,得伴何妨归路遥。夜半开头更唤梦,月明如昼竞乘潮。
书所见 其二。元代。郭奎。黄犊饮溪芳草满,青裙挑菜碧芹肥。故山好处多如此,湖上春风我忆归。
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 其二。清代。梁佩兰。水路随山转,行行不厌重。溯流三百里,迢递几千峰。此地尊渔户,秋风老客容。最怜隔江女,江上采芙蓉。
题钱南渟生圹。清代。武亿。白筑蓉城寄此身,达观岂必厌红尘。纵然岁月留人住,马鬣高封不碍人。
奉使登终南山。唐代。王湾。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题友人郊居水轩。宋代。王安石。田中三亩宅,水上一轩开。为有渔樵乐,非无仕进媒。槎头收晚钓,荷叶卷新醅。坐说鱼腴美,功名挽不来。
柳梢青。宋代。蔡伸。联璧寻春,踏青尚忆,年时携手。此际重来,可怜还是,年时时候。阴阴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旧。但愿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
海棠春 秋海棠。清代。张学雅。西风吹展胭脂片。愁绝处睡醒难辨。试卷晓帘看,酒晕杨妃面。雾笼烟锁供肠断,花史还嫌秋色淡。故把雨丝飘,染得红堪玩。
窦滔妻诗一章(凡七首)。明代。李懋。滔滔江汉流,到海不复返。千里得所归,中复厌婉婉。在昔枉绥授,驾言不辞远。谁知三周御,却道羊肠坂。芬芳空自持,白日忽已晚。¤
骂坐非因酒,无须怨魏其。何来甫也贱,独就挺之儿。
别忆朱陵后,人今白发垂。通家重先世,泣涕雁峰诗。
雁峰山上酒送子去江东彭禹峰先生朱陵送别家君子诗也直上五丈以其韵见赠奉答 其二。清代。吴铭道。骂坐非因酒,无须怨魏其。何来甫也贱,独就挺之儿。别忆朱陵后,人今白发垂。通家重先世,泣涕雁峰诗。
过东禅寺。清代。张问陶。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金刚随机无尽颂·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宋代。释印肃。但知行好事,好事不如无。金刚元是铁,秋至雁衔芦。
初秋夜雨。宋代。卫宗武。老火势方张,欣逢律转商。打窗风送泾,袭袂夜生凉。洒若烦襟豁,悠然清梦长。流膏到原隰,黍稷遍含香。
再用韵奉酬。宋代。许及之。未信时新有俭妆,缟衣趺坐赤帷裳。已甘槁项终肥遁,无奈酸风发暗香。心苦故应如貌古,林深正不为人芳。须知已是丈人行,领略群英顾在旁。
度岭作。明代。吴兆。谷口钟声度岭微,岭头岚气散朝晖。江山处处通乡路,只是游人不得归。
冬日早朝。清代。胤禛。星疏紫禁启金扉,银烛辉煌映琐闱。钟鼓声催仙仗肃,虹蜺影逐彩旗飞。寒风几度轻摇佩,瑞雪初飘乍点衣。喜睹太平文物盛,天香满袖早朝归。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五。明代。卢龙云。晴日春晖满洞门,名花历乱野花繁。游人入夜浑忘倦,秉烛还来倒绿尊。
送斯惟武之塞上。明代。胡应麟。河东裁就笔生花,聊逐秋风问汉查。身著短衣随属国,手提长戟事轻车。千言谒帝心逾壮,一赋从军鬓已华。奇绩贺兰峰顶望,万山明月照龙沙。
洗山。宋代。晁说之。公事岂不猥,吾性自有适。驩言春风物,洗山出怪石。何幸此土壤,顽骜压空碧。崭岩有天姿,畚锸不待力。横如剑出泥,纵若月退蚀。乃知凶谗辈,暂为忠良赋。后皇德清明,万类各有职。吾悲兹世人,因之聊叹息。尝闻道人语,无垢法第一。多谢读易者,洗心如玉璧。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宋代。张炎。香雾湿云鬟。蕊佩珊珊。酒醒微步晚波寒。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游冶未知还。鹤怨空山。潇湘无梦绕丛兰。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唐代。李商隐。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夜听雁诗。南北朝。萧子范。天月广庭辉,游雁犯霜飞。连翩辞朔气,嘹泪独南归。夜长寒复静,灯光暧欲微。凄凄不可听,何况触愁机。
颂古九十八首。宋代。释印肃。带识髑髅拨死尸,个中许道实难为。任渠碎我骨消散,终须不赚释迦儿。
奠唐少梁晋仲兄弟墓下。宋代。范成大。当年连璧气如蜺,人许跻攀九列齐。黄壤一时埋玉树,青云何处用丹梯?生平书札频双鲤,岁晚交情但只鸡。眼底伤心难制泪,宁论宿草已萋萋。
三月三日鹤亭自丹徒至携同宗武公乔布臧及苍。。陈三立。牵瘵闭幽栖,学诵阙章句。荡寐艳阳辰,桃柳乱红翠。佳人移京口,调笑蔼嘉会。拥醉扬轻舠,衫袂入融吹。山光湿栏楯,悠悠成自媚。岳僧咳唾底,写石影吾辈。(上人于舟中为鹤亭画扇)低昂今古情,嬉春从辟世。踏岸窥园馆,花畔出云髻。传歌一水上,星点争明晦。终宴千徘徊,苍然飘离思。
望涧中田舍。宋代。汪炎昶。本不为幽寻,松边世外心。翠明山欲近,碧暗水疑深。鸟触岚光破,鱼惊屐响沈。输他茅舍好,径转绿萝岑。
喜彭退庵吏部典试粤东 其二。明代。释今无。紫电奔云队已空,多才谁得似山公。谩言董氏探三策,那复平舆閟二龙。百里好花遮县密,五云天路助文雄。恰逢览揆称觞日,共醉流霞紫气中。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唐代。杜牧。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池莲。宋代。郭印。疏池养白莲,故作夏时景。田田绿初齐,便成清净境。虽无藕如船,风味同玉井。水仙何处来,露浥晨妆靓。苦乏社中友,永日对孤影。爽气入人怀,酩酊为之醒。
谒金门·春寒薄。元代。刘秉忠。春寒薄。睡起宿酲生恶。枕上家山都梦却。东风吹月落。留客定知西阁。有酒兴谁同酌。别手临歧曾记握。君心真可托。
钱唐春日。元代。贝琼。三月皇州望欲迷,涌金门外草初齐。满山云气不见日,一雨天街都作泥。温室树移鹦鹉去,玉津花落杜鹃啼。断桥何日重携酒,醉和儿童唱大堤。
画马。元代。萨都剌。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四蹄蹀躞若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笔。天闲十二连青云,生长出入黄金门。鼓鬃振尾恣偃仰,食粟何以酬主恩。岂堪碌碌同凡马,长鸣喷沫奚官怕。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静边野。将军与尔同死生,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
题帷幄元勋册八首 其五 关西告捷。明代。胡应麟。一鼓居延万甲驰,风雷摇曳助搴旗。天骄胆落犁庭夜,日逐魂销度漠时。朔雪顿随騕袅净,阴风旋挟虎狼移。金城却问诸年少,可解营平授策奇。
辨弦声(迎春乐)。宋代。贺铸。琼琼绝艺真无价。指尖纤、态闲暇。几多方寸关情话。都付与、弦声写。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风台榭。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元代。方回。笔法君追宝晋斋,禅机我愧老蒲鞋。尝僚台阃相知旧,得友江山到处佳。铁马尘高频极目,锦鳞音断岂忘怀。亦思竹底陪溪逸,人品终疑未易侪。
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心月。自家冷暖自家知,祖意西来更问谁。全体承当全体是,须弥顶上戴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