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华内翰见过

韩子华内翰见过朗读

《韩子华内翰见过》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只见公轩经过,未见我马去。
我懒得宜我嫌,公曾不恶我。
秋雨下在街道凉,凄凄绿槐树。
远听到高车的声音,驺导在门前驻。
仆人惊慌地进门,急忙说能来问候。
度量何等宏大,始终不改对待。
向您索取新的诗章,浏览一遍直到日暮。
实在抱歉对您的音乐文艺无法比肩,唐突到底像韶与濩。
明天将背起荆棘,人们莫要嘲讽尊贵的附随。

诗意:
这首诗以一次见面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对友人的赞扬和敬意。诗人看到友人从自己的住所经过,但自己并未亲自迎接。尽管如此,友人对待诗人并没有嫌弃或恶意。整首诗以秋雨下的凉意和街道上的绿槐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雅的画面。友人的驺导停在门前,仆人惊慌地进来告知友人的到来,友人赞赏诗人的度量宽广,始终保持对待诗人的态度。诗人向友人索取新的诗篇,直到日暮时分才浏览完毕。诗人自谦自己在音乐艺术方面不能与友人相提并论,表示自己是唐代音乐家韶和濩的唐突。最后,诗人表示明天将背负起荆棘,希望人们不要嘲笑他作为友人的随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友人与诗人的相遇和交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凄凉和友人的到来,以及友人对待诗人的宽容和赞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以简洁的句子、明快的节奏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诗人传达了一种亲切和谦卑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和自己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度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谦卑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客怀苦长夜,欹枕冷掀髯。半壁荒灯暗,穷途老泪淹。

惊乌疑月树,窃鼠怯风帘。百虑秋中集,无由到黑甜。

()

无地无媒只一身,蛾眉画出月争新。

春来削发芙蓉寺,从此萧郎是路人。

()
丹室白云深,红尘不受侵。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只有清虚事,全无名利心。
谢渠为下榻,买酒共侬斟。
()
春衣。
素丝染就已堪悲。
尘世昏污无颜色。
应同秋扇,从兹永弃。
()
绛阙珠宫何处,碧梧双凤吟。
为底事、一落人间,轻题破、隐韵天音。
当时点云滴雨,匆匆处,误墨沾素襟。
算人间、最苦多情,争知道、天上情更深。
()

武楼高迥接回廊,绣妥盘龙护御床。
得侍至尊论治道,祥风微袅水沉香。

()
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药寮坐看云穿屋,莲棹归将叶盖头。
三伏凉来那易得,百年饱外更何求?
合词但祝为霖手,早侍薰弦十二旒。
()
()

醉把白玉壶,静对磨崖碑。方士与儒书,终焉将奚为。

睥睨五大夫,又何有李斯。古人究何往,停杯一问之。

()

朔风吹雪上南枝,东阁官梅欲放时。对酒幸逢骚客伴,醉高明月榻初移。

()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

黄菊故人杯,青山游子路。匹马向垂杨,回首燕云暮。

()

蓬岛奇峰水四环,何年涌出向人间。清池不测通沧海,宝玉长存润碧山。

曾致神仙留欢咏,可令轩冕乐萧閒。谢公方为苍生起,恋恋烟萝日暮还。

()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
竹屋已三间,花迳旋一新。
芳苞束碎锦,细草铺柔茵。
曾悟顺动豫,岂叹云雷屯。
个中足俛仰,世上谁经纶。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