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志来上人往姑苏谒元曹。宋代。梅尧臣。折取东桥柳,青青向故人。欲知问馆处,要识旧溪春。旋洒铜缾水,休沾野寺尘。吴门逢隐者,必是汉名臣。
《送志来上人往姑苏谒元曹》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折取东桥柳,青青向故人。
欲知问馆处,要识旧溪春。
旋洒铜缾水,休沾野寺尘。
吴门逢隐者,必是汉名臣。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送别志来上人前往姑苏谒见元曹的作品。诗人折取了东桥上的垂柳,将它们青青地送给了远行的故人。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并希望故人能够了解他的去处,认识他曾经生活过的旧时溪春。诗人还提到了洒下铜缾中的水,意味着要洗去野寺的尘埃,以示对故人的尊重。最后,诗人表示在吴门(指苏州)遇到的隐者必然是有着汉朝名臣风范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意。通过折取柳枝、洒水等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旧溪春”和“野寺尘”等意象,使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吴门隐士的景仰和对历史名臣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戴嵩牛。宋代。赵文。荒草茫茫一笛风,{磨石换牛}鸣未必牧人通。归鸦落日江南野,何限人间真戴嵩。
通漕引。元代。王恽。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东阿距泉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赐丁谓。宋代。宋真宗。践历功皆著,谘询务必成。懿才符曩彦,佳器贯时英。俾展经纶业,旋陞辅弼荣。嘉亨忻盛遇,尽瘁罄纯诚。均逸明恩洽,畴劳茂典行。白麻三殿晓,红斾九衢平。虽辍凌严任,尤增倚注情。拥旄辞帝阙,顿辔望都城。风景高秋月,烟波几舍程。想卿怀感意,常是梦神京。
前溪歌 其四。明代。王世贞。竹竿何篱筛,钓饵何馨香。前鱼方吞吐,后鱼自徬徨,为侬死不妨。
挈家来游饫山林之美款泉石之胜引睇莆阳扁画。宋代。赵彦呐。吏馀得得叩仙扃,萧散还吾自在身。到耳鸣蝉□更静,傍檐飞鸟亦相亲。层岩障日崖根险,危柱擎空□色新。应念中州方热恼,愿分清泚药斯民。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宋代。苏轼。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泛珠江望白云山 其一。清代。成鹫。扁舟独渡珠江水,野客登临耳目宽。绀殿钟声移棹听,白云山色隔城看。遐心指点峰千叠,生计商量钓一竿。今夜月明何处宿,梦魂应绕郑仙坛。
白马篇。南北朝。沈约。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寄言狭斜子。讵知陇道难。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冰生肌里冷。风起骨中寒。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飡。长驱入右地。轻举出楼兰。直去已垂涕。宁可望长安。匪期定远封。无羡轻车官。唯见恩义重。岂觉衣裳单。本持躯命答。幸遇身名完。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三。明代。蓝仁。摩挲老眼倦编蒲,雨过山窗兀坐孤。松带浮云张翠盖,草承残照缀明珠。鸟鸣转觉林塘静,花发方知节候殊。张籍题诗工古淡,爱来同赋辋川图。
浣溪沙(方响)。宋代。苏轼。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落成王朝奉庙以薄恙不获预谢谢刘宰并诸乡丈。宋代。陈傅良。横塘一字比南金,满纸书劳属意深。太史不知收拾未,邦人父老泪渐襟。
南康春日。宋代。祖无择。慙愧东风破腊来,一尊清圣为君开。无方可使朱颜驻,有客相逢白眼回。老大渐能知世态,疏慵那复计身媒。遥怜伊洛冰应泮,芳草还荒旧钓台。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唐代。刘长卿。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临期仍把手,此会良不易。他日琼树枝,相思劳梦寐。
野塘杂兴。宋代。黄敏求。仕进固所愿,贫贱亦所忧。抱璞不自珍,过取则中羞。不如寂寞滨,横此野水舟。时乎傥可为,肯逊伊与周。著书俊百世,亦可轲与丘。进退两不恶,久矣吾其筹。
探访信。清代。高篃。旧游处。有蕙扇萦花,榴裙浣雨。自片帆人远,芳情向谁诉。江南何限消魂事,怕读伤春赋。倦东风、燕筑香巢,柳低眉妩。春色又如许。看金谷裁歌,琼楼试舞。碧草钿车,犹认去时路。重来泪浥红绡透,揽佩人非故。渺离情、叶落黄鹂对语。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二。明代。陈镒。解组归来隐乐郊,手开药圃旋除茅。巢云野鹤新添子,亚水苔梅曲引梢。翰苑曾传坡老句,禅门今结遁公交。日来清思知何在,茶臼时时隔竹敲。
别朝祐。宋代。赵文。又与我友别,独与我子俱。念彼归舟疾,眠食今何如。愁怀不可遣,赖有床头书。曲江江上人,摇舟来卖鱼。亦有妻与子,一饱便有馀。我生不如子,我忧化其须。
客氏拜 其二。清代。乔亿。客氏拜,九千岁。昼惟表里窃国柄,夜甘与同寐。同寐同寐焉用拜。
湖上。宋代。顾逢。湖边春已过,正是绿阴时。独步无人处,微吟得意诗。斜阳浮舴艋,远水立鸬鹚。物命真堪惜,游鱼脱钓丝。
句。唐代。皇甫松。夜入真珠室,朝游玳瑁宫。(《纪事》载:松为牛僧孺表甥,不相荐举。因襄阳大水,极言诽谤。真珠乃牛爱姬也)
江行即事。宋代。薛季宣。春信潮声急,滔滔掩岸沙。客船离浦溆,渔笛起蒹葭。荡桨水光碎,转山帆影斜。篙工指烟树,依约有人家。
梧州杂诗 其六。清代。钱澄之。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平定回部凯歌 其七。清代。纪昀。赤土山前雪打围,桃花叱拨绣弓衣。风云也禀天朝令,满碛平沙静不飞。
春游。明代。谢榛。古道一鸣鞭,苍茫雨后天。湖明春草外,寺隐暮云边。野浦还垂钓,山房欲问禅。客中幽事少,独愧白头年。
送王韬。明代。李梦阳。王郎口谈金虎文,自称师是紫阳君。挂帆明日忽南去,影落龙江五色云。
与伯文同作生朝林母在闽。宋代。陈杰。翠竹西江我屋,白云南粤君家。当日设陈弧矢,今朝相对天涯。
化成庵。清代。徐维城。放舟渺入水云乡,曲径通幽草木香。古树摩空凝暮霭,奇花舞景媚初阳。目无嚣俗来禅境,应有烟霞贮客囊。瓶钵随缘聊可托,不辞信宿此山房。
白露。宋代。章甫。岁旱今如此,天高岂不闻。家家望秋谷,日日有閒云。圣主焦劳甚,群公献纳勤。老农愁欲死,祈祷漫纷纭。
廿一日渡江。明代。顾清。昨日渡长淮,今日渡长江。长江更比长淮阔,凌空自有飞凫双。凫双飞,风不起,天清清,水瀰瀰。眼中不复见尘沙,只有青山如画里。青山如画画不如,十年归梦绕吾庐。山中猿鹤休惊咤,从今日日青山下。
元宵仍用前韵述怀。明代。谢迁。万事俱凭酒破除,独醒吾亦笑当初。归休岁月三宜后,笑傲乾坤一醉馀。旧社重寻怡老会,当途久付绝交书。赏心又届元宵节,独对青樽挹望舒。
恭读常太翁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四律 其三。清代。罗大奇。武事文儒备,金川运饷行。忽遭蛮劫夺,那让寇纵横。壮志挥长剑,丹心报大清。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
熙宁祀皇地祇十二首 其十 亚、终献用《仪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折俎在笾,胾羹在豆。何以酌之,酒醴是侑。何以锡之,贻尔眉寿。何以格之,永尔康阜。
白莲花。宋代。罗椅。 白鸾仙人按羽衣,曲中弄影江南漪。江妃闭置示许归,一把青寒萦玉丝。不丝蝉连不禁折,折著透根仍透叶。风流极处绝成愁,君不见秋扇团圆似明月。
池上晚酌。宋代。范浚。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暮至余干用刘随州韵。明代。黄克晦。杨叶青青柳叶齐,烟村渺渺楚江西。湖边芳草连天绿,马上春禽尽日啼。渡水暝云千片落,到城新月一痕低。游人元自耽风景,翻向黄昏忆故蹊。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邵哲。抖擞京尘只素衣,脱衔困马喜逶迤。云根来拟启金室,天柱高攀得玉芝。龙跃清泉知客定,丹藏绀箬与谁期。晴霞阔引栖真洞,不管落花流水知。
桐城夜雨甚烈次日喜晴。明代。霍与瑕。东海苍龙腾夜雨,平明犹自下沉沉。烟迷细柳望无际,泥踔征舆苦不禁。官驿几回成独坐,客途千里漫孤吟。晚山晴霁果何意,迟尔秋原作旱霖。
国风·周南·桃夭。清代。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