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朗读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
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
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
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所作,题目为《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刘十秀才的交流和心境。

诗的前两句写道:“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这句话意味着作者敢于直言不讳,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追求真实和自由。他摆脱了尘世的琐事和磨难,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清明。他的心境如同晴空明净,内心深处充满了宁静和豁达,与外界的喧嚣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着的两句:“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揭示了作者与刘十秀才的默契与共鸣。两人坐在茅屋中整日畅谈诗文,虽然背景和身份不同,但他们的心与心相通,彼此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最后两句:“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信心和坚持。他相信自己的道路不再孤独,通过长时间的吟咏和创作,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刘十秀才,与他共同追求文学的理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豁达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作者通过与刘十秀才的交流,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增强了自己前行的勇气和信心。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追求和境界,同时也传递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永清有仆双赤足,手持一画刚五幅。自云此是琼林图,一幅主公真面目。

琼林宴罢醉归来,十里香尘马蹄速。一日看尽长安花,柳汁宫袍春正绿。

()

濯濯香溪流,汀洲杂兰芷。之子怀清芬,南渡勃然起。

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遗文讵必多,一脔见嚆矢。

()
宁调元
晓闻云雾蔽长安,羊胃羊头天画寒。
铜臭可怜兼乳臭,时艰益复信才艰。
人情叶叶都如此,世路悠悠古所难。
多少东风零落恨,百无聊赖强为欢。
()

西汉公车主上章,官曹秘邃接明光。
天书时草凤皇诏,边奏亲开赤白囊。
咫尺青规频借筯,离披金蕊阻飞觞。

()

生朝甲子值元辰,腊月风光动早春。算巧适逢三会合,岁行初届六周旬。

曾闻孟母中闺礼,不耻韦郎少日贫。一酌尊前重有感,几时同洒太姑坟。

()

夜冷衡阳月,秋高震泽风。相呼复相唤,飞落荻芦中。

()

翠微支遁隐,新构习清虚。
施食来山鸟,翻经击木鱼。
花倾知景夕,月上属凉初。

()

啾啾田野雀,徘徊丘中阿。上飞有鹰鹯,下飞有网罗。

人生诚未易,祸福岂在他。誉者日已少,恶者日已多。

()

络绎邮筒递小奴,开缄朗诵锦模糊。不知岁杪催租外,添个诗人尚索逋。

()
病眼终朝更懒开,难输心曲语悠哉。
从教苔径无人到,日日潮声自上来。
()

山城八月有春风,一树嫣红淡又浓。
纵使失时无熊度,也胜茉莉与芙蓉。

()

湖水阔无际,茫茫与天连。绕堤盘绿树,尽日生云烟。

中有一小艇,乘流自洄沿。忽闻渔笛声,况见沙鸥眠。

()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
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
寒翠入檐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
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
()
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