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

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朗读

《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
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
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
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行场景,诗人送别名叫李审言的官员归乡。诗词开篇以大河冬天结冰的景象作为背景,强调大河流冰时可以通行马车,形容行程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李审言的关切和送别之情,并希望他能安全归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审言的美好祝愿,并鼓励他在家中尽忠职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河冬天结冰的景象,将诗人送别李审言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句“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以自然景观切入,揭示了送行的时节和路途的特殊条件。接着,“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形象地描写了李审言安全越过冰面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关切和送行的期望。

下半部分的两句“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审言在家中履行使命的期望和鼓励。诗人认为李审言身负重任,应当尽职尽责,以回报家人和怀念他的人们的期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场景和表达深情的语句,将送行者的情感和对李审言的祝福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这首诗词,诗人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对他在家中尽职尽责的鼓励,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情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恩分千里赏犹轻,好建精思李柏亭。
日映普壶融皎洁,风临玉树发葱青。
高名竞慕蒲葵扇,雅操宁施刻镂屏。
梦得惠连青草句,虚传李白是金星。
()

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

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

()

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

王家支庶执金吾,诏赐园池绝上都。一水尽含飞阁动,百花半映古槎枯。

纷华子夏犹难免,宾客平原近亦无。不有铜鱼能折简,白衣伙限立春锄。

()

桥阔川长恨已多,斑骓嘶断隔云萝。
遥山几叠迷朱旆,芳草经时驻玉珂。
高鸟可能追夕照,绿杨空自拂微波。

()
下列群山谷万道,霞瑞重重绝项高。
独判天涯第一□,洞天深影无人□。
()

宫黄明且洁,不作靓妆浓。清秋风日好,潇洒若春容。

()

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
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

()

莫嗤文子动三思,我亦今来去鲁迟。
潦草荷锄开菊径,殷勤持酒对花枝。
韦编旧服精三易,绛帐新开讲四诗。

()

陆子入金陵,飘飘若神仙。足著远游履,高咏名都篇。

朝攀虎踞石,夕弄汤池泉。穷搜六代迹,下拍灵运肩。

()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

姬辙既已东,王纲日陵替。蛮夷遂猾夏,诸侯亦专制。

虽称葵丘盛,区区假仁义。大哉春秋笔,斧钺严可畏。

()
十二时中,承谁恩力。
俯仰折旋,不须外觅。
著衣吃饭,一了便了。
开眼天明,是谁不晓。
()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
湖堤插柳早青葱,犹带隋家旧土风。
莫笑千株尺来许,看渠揽尽夕阳红。
()

平生车轨周四方,结交童龀老相忘。
异哉余子久弥芳,吴人犹记称周郎。
河豚入网荻芽长,宜兴罨画烟水苍。

()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

皓首出山谷,从容定储宫。储皇已御极,论赏将谁同。

飘然拂衣去,讵敢贪天功。饱茹石上芝,坐荫岩下松。

()

夜鹤朝猿伴苦吟,碧窗静锁绿云阴。青精可饭药资乏,黄独无苗山雪深。

岂有故人分禄米,但闻隐士寄焦琴。相思一夜生春草,明月满街天籁沈。

()
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寒生光。
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君在侧傍。
()
霜日薄西牖,境寂趣自閒。
风篁宿天籁,海碧沈云山。
宫树未全落,栖乌相与还。
心疑蹈虚宇,跡乃尘清班。
()
□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
七峰斜转斗光寒,千仞飞来雁影宽。
生怕被君题写尽,更留风景后来看。
()
花气蒸浓古鼎烟。
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