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宋代。梅尧臣。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
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
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
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行场景,诗人送别名叫李审言的官员归乡。诗词开篇以大河冬天结冰的景象作为背景,强调大河流冰时可以通行马车,形容行程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李审言的关切和送别之情,并希望他能安全归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审言的美好祝愿,并鼓励他在家中尽忠职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河冬天结冰的景象,将诗人送别李审言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句“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以自然景观切入,揭示了送行的时节和路途的特殊条件。接着,“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形象地描写了李审言安全越过冰面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关切和送行的期望。
下半部分的两句“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审言在家中履行使命的期望和鼓励。诗人认为李审言身负重任,应当尽职尽责,以回报家人和怀念他的人们的期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场景和表达深情的语句,将送行者的情感和对李审言的祝福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这首诗词,诗人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对他在家中尽职尽责的鼓励,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情关怀。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宋代。傅察。恩分千里赏犹轻,好建精思李柏亭。日映普壶融皎洁,风临玉树发葱青。高名竞慕蒲葵扇,雅操宁施刻镂屏。梦得惠连青草句,虚传李白是金星。
成德乐。唐代。王表。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
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刮鼓社。金朝。王哲。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与诸生三到徐氏园得兵曹郎简而始入。明代。徐渭。王家支庶执金吾,诏赐园池绝上都。一水尽含飞阁动,百花半映古槎枯。纷华子夏犹难免,宾客平原近亦无。不有铜鱼能折简,白衣伙限立春锄。
送客不及。宋代。钱惟演。桥阔川长恨已多,斑骓嘶断隔云萝。遥山几叠迷朱旆,芳草经时驻玉珂。高鸟可能追夕照,绿杨空自拂微波。短辕白鼻何由得,目送层楼一雁过。
鸡头。宋代。陶弼。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酬任正叔见和。宋代。胡寅。莫嗤文子动三思,我亦今来去鲁迟。潦草荷锄开菊径,殷勤持酒对花枝。韦编旧服精三易,绛帐新开讲四诗。把钓不须嗟岁久,大鱼端有上钩时。
赠陆司谏浚明游金陵还吴。明代。顾璘。陆子入金陵,飘飘若神仙。足著远游履,高咏名都篇。朝攀虎踞石,夕弄汤池泉。穷搜六代迹,下拍灵运肩。它人安得近,相携唯惠连。眷余卧江海,杖策枉茅檐。会面惊发改,吐心知性偏。问渠解绶故,举眼睨青天。呼酒不停饮,竟醉眠花前。凌晨告别去,往就丹阳船。浩荡震泽水,相望空云烟。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宋代。薛嵎。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八。明代。李昱。姬辙既已东,王纲日陵替。蛮夷遂猾夏,诸侯亦专制。虽称葵丘盛,区区假仁义。大哉春秋笔,斧钺严可畏。是非予夺间,立法垂万世。孰云吾道穷,经成感麟至。
了恩典座。宋代。释祖钦。十二时中,承谁恩力。俯仰折旋,不须外觅。著衣吃饭,一了便了。开眼天明,是谁不晓。大地沙门只眼睛,丈六金身一茎草。
夜雨山翁家偶书。明代。王守仁。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宋代。杨万里。湖堤插柳早青葱,犹带隋家旧土风。莫笑千株尺来许,看渠揽尽夕阳红。
赠余樗年试院作。宋代。晁补之。平生车轨周四方,结交童龀老相忘。异哉余子久弥芳,吴人犹记称周郎。河豚入网荻芽长,宜兴罨画烟水苍。风雩春服真少狂,不愧戴崇升后堂。横戈笔陈倒千枪,叔鸾独步禹出羌。世儒胶扰何足臧,说食不救饥求粮。瞥思振衣千仞冈,空林无人一绳床。五车纯束不在旁,欲彻梯磴排空骧。锺山春水绕城隍,从师不惮白笈装。矢锋相触尘不扬,骊黄牡牝若灭亡。子严主簿志不偿,厌见朱墨纷伧囊。西风云日思帝乡,东华拜敕凫缀行,黄昏阊阖飞骕骦。虚堂节侯变金商,闭门蟋蟀鸣我房。吾君仁圣周成王,屏驱虎豹开明光。山龙粉米杂青黄,多儒可赞至治香。园檀山石岂荒凉,潢污薀藻须豆觞。愿君与借羽翮翔,贤书蚕列升未央。君如病鹘待秋霜,牛衣未可悲王章。公朝道辟五达庄,服襄按节缓勿忙。梦松生腹渠不祥,莫车上舞应循墙。功成归饮沆瀣浆,发机要若黄间张。
羊角埂晚行。宋代。宋伯仁。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唐代。白居易。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题四皓图。元代。吴澄。皓首出山谷,从容定储宫。储皇已御极,论赏将谁同。飘然拂衣去,讵敢贪天功。饱茹石上芝,坐荫岩下松。商颜郁嵯峨,千载馀清风。
怀聂道录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夜鹤朝猿伴苦吟,碧窗静锁绿云阴。青精可饭药资乏,黄独无苗山雪深。岂有故人分禄米,但闻隐士寄焦琴。相思一夜生春草,明月满街天籁沈。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宋代。蔡襄。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寒生光。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君在侧傍。
秋晚禁庐独坐。宋代。宋庠。霜日薄西牖,境寂趣自閒。风篁宿天籁,海碧沈云山。宫树未全落,栖乌相与还。心疑蹈虚宇,跡乃尘清班。自顾丘壑志,何施轩冕颜。终当谢绯服,戢翼榆枋间。
野亭。宋代。郭印。□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送吕子阳二绝。宋代。叶适。七峰斜转斗光寒,千仞飞来雁影宽。生怕被君题写尽,更留风景后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