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朗读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赴虢太守,暂归吴兴家。
吴兴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鸡山小女儿,姹姹两发丫。
褭褭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张子野赴任虢州太守时的情景。诗人暂时回到自己在吴兴的家中。吴兴地处洞庭湖附近,橘林中的花朵正盛开,风吹拂花香四溢。诗人希望张子野在橘柚成熟的时候能够摘取它们,把霜华带回。这里的橘柚象征着成功和丰收的象征,而霜华则是对岁月的提醒,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鸡山上的小女儿,姹姹两发丫(发丫:发髻),她娴熟地演奏着琵琶。这一描写给人以活泼欢快的感觉,增添了生活情趣。整个场景似乎与诗人的内心境界形成对比,诗人的心境与琵琶声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诗人表达了对与琵琶声共鸣的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琵琶声相比,虚幻的尘沙世界显得平淡无味。诗人希望能够与琵琶声一起陶醉,享受纯粹、美好的时刻,超脱尘世之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吴兴的橘林、琵琶声以及对虚幻尘沙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纯粹情感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整体上,诗词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真善美的追求与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
夫子声名大,凄凉三十年。
晚交弥好易,夙志自覃玄。
泰华冰霜洁,江湖鸿雁边。
别期不相假,吾道信茫然。
()

西湖十里孤山路。犹记荷花处。翠茎红蕊最关情。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醉腻娇相倚。棹歌声缓采香归。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
四顾茫茫水接天,远山如卧白云边。
马头忽看孤峰起,错喜乡关是目前。
()
肥腯之牲,既析既荐。
构了之酒,已酌已献。
祝辞亦陈,和奏斯篇。
享礼惧举,入其有践。
()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
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向。
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

为山不愿高,为水不原深。
水深蛟龙集,山高虎豹蹲。
我有避人法,终日衣冠林。

()

伏日人间暑,西风天际阴。秦坑从烈火,鲁壁自清琴。

()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

羊叔祠前见月升,樊侯城里乱春镫。隔江箫鼓鸣相属,来水鱼龙变几层。

长驿两头侵夜分,疲舆一觉下山棱。那知今日为人日,官渡昏昏唤不应。

()

连宵注雨到清晨,出郭秧歌处处新。沙岸柳摇溪水阔,江村花发槿篱春。

归帆破浪行先马,宿鹭冲波去畏人。自笑不如湖上叟,朝朝鼓棹任垂纶。

()

不是来天上,何如坼地开。掀风看浪舞,挟雨欲山摧。

古岸蛟龙徙,清时璧马灾。行河财力尽,临岸意徘徊。

()
彼美人兮楼楚都,身亲棨戟俯江湖。
宾僚遂使多贤者,共顾飞鸿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