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朗读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言牡丹盛,
未睹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
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著,
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
洛阳年少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凉院与王待制一起观赏牡丹花时的景象和感受。牡丹花开得非常盛放,作者称之为"公言牡丹盛",意指众人都公认牡丹是最美的花卉。然而,作者却没有在古人的诗篇中找到描述牡丹之美的作品,这使他感到惋惜。

接着,作者提到人们都争相品评牡丹的品质,让人们看到了牡丹叶子的各种多样性,这也增加了牡丹的奇特之处。牡丹的名字因为它的姓氏而闻名,而牡丹的颜色却因为根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之美的感慨,他借花的华发来比喻牡丹的绚丽,也勾起了他在年少时所在的洛阳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盛开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惋惜。作者对牡丹花的盛放之美感到惊叹,但却感叹古人没有留下关于牡丹的诗篇,这显示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钦佩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中的"品众自争贵"和"叶多方见奇"表明人们对牡丹的品质和多样性进行了评判和比较。这种争论和评判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之心。

最后,作者通过回忆洛阳年少时的经历,将牡丹与自己的个人经历相联系,以表达对牡丹之美的个人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牡丹的盛开之美和人们对其赏识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个人记忆的思考和回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花卉之美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烈风振林木,中夜闻号呼。重衾冷于水,照壁青灯孤。

念此苦寒月,单车走长途。明当度关去,岁晏将何如。

()
南皮驾未返,西园岁欲周。
王门虽巨丽,羁旅叹飞浮。
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
路出龙山馆,帆经鹤泽洲。
()

董生行年过三八,早攻医术兼笔札。扁仓遗绪屡探寻,晋唐妙迹频摹拓。

斗鸡走狗非尔宜,难经书法稍通知。挥毫切胍名并驰,抄方学帖少暇时。

()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
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
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
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
()
晚日照茅茨,西风吹接篱。
贫思止酒易,老悔养丹迟。
斸地秋畦药,焚香夜揲蓍。
呼儿具舟楫,吾欲上湘漓。
()

夫子和雪诗,放意如注瓦。手搏华严界,笑中已见借。

高词师枣柏,宁暇数班马。如登妙高峰,如游广莫野。

()
[姑洗为羽]日昱乎尽,容光必照。
肸蚃之交,惟人所召。
有监在下,视兹升燎。
肃若其承,云骈星曜。
()

曾向苍梧恐百蛮,十年彳亍鬓毛删。独支破灶炊残雪,双袖还留帝女斑。

()

海边委却钓鳌竿,鼓箧来吴佐学官。纠录尽推经术邃,藏修不厌客毡寒。

篷窗夜听蒹葭雨,荠馔朝餐苜蓿盘。三载赋归春欲暮,柳花如雪暗江干。

()

凤架临香地,龙舆上翠微。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

阿坰自说枣饮法,请我试吟枣饮诗。
手提北湖折脚鼎,北湖见之已解颐。
罂粟作腐杏成酪,来问白苏侬饱知。

()

()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
为农得饭常半菽,出仕固应甘脱粟。
藜羹自美何待糁,况复畏人嘲苜蓿。
今年还东已八十,视听虽存鬓先秃。
安能卖药谋助道,但有知分甚养福。
()

西北是吾庐,浮云乍舒卷。不见倚门人,空见缀衣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