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二首

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二首朗读

《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二首》是宋代文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横。
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难更。
冻地坼枯龟,断冰流破镜。
王都且不远,乐此林泉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仲文在西湖野步至新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之间的对比,以及诗人在此处行走、吟诗的愉悦之情。

赏析:
诗词的第一句“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横”,通过对水和风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严寒和春天的温暖在景物中的对比。潭上的水显得温暖而宜人,而野中的寒风则刮得横行不止。

接着,诗人写道“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难更”,表达了诗人在日暮时分来到行塘,已经很晚了,但他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难以停止吟诗创作的冲动。这里通过对人物与时间的描写,凸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痴迷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冻地坼枯龟,断冰流破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冬天的寒冷和冰雪的破裂。冻地上的龟裂,冰面的破碎,使得景色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王都且不远,乐此林泉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风景的喜爱之情。尽管距离王都并不遥远,但诗人更喜欢在这片林泉之间寻找灵感和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冬天与春天、寒冷与温暖之间的对比,以及诗人在这片风景中的愉悦和创作的激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城郭萧条村落空,潸然清泪堕西风。萑蒲有盗如朱粲,郡邑何人似郑公。

云暗荒郊啼馁鬼,日斜古道泣衰翁。独惭未有匡时策,翘首苍冥祝岁丰。

()

鸣驼出西域,衔尾自连连。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

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

()

可怜将可念,可念直千金。唯言有一恨,恨不遂人心。

()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

落尽梅花君未归,且携樽酒赋新诗。逢人少说瑶台事,得道宁要俗子知。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不信前溪渡,渔舠可径通。几湾瓜蔓水,一剪柳丝风。

海燕翻波惯,吴儿拍棹工。客心孤绝处,天末有归鸿。

()

主人乞我短窗明,推挽清风堕两楹。千里坐安双脚稳,万金难买一轩清。

扫除旧念无遗恨,收拾新工上短檠。幸有诸郎共料理,紧催灯火赴功名。

()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
久雨秋深对晚晴,近山昏黑远山明。
滩头艇子排行系,水底鱼儿作队行。
衰柳带风犹喜舞,残蝉送日尚能鸣。
角冠藜杖何为者,独向溪边忘姓名。
()

野迥方知天广大,身高更觉石岧峣。泉人试为平章看,胜绝何如透碧霄。

()
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
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
()

西施浦头鸿雁声,苧萝山下于菟行。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

()

骊歌唱罢不胜悲,春水梨花二月时。细雨闭门寒坐怯,暖风吹袖独行迟。

长干日落逢归客,湓浦烟销见废祠。极目川原千里外,关心唯有老人知。

()

江上颠风倒客樯,江豚舞浪卷浑黄。
故人漂泊知何处,何日平安到故乡。
野色苍茫春尚浅,梦魂惝怳夜仍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