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朗读

诗词:《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高阁潜心所,图书曝蠹收。
青山随宅转,远水向门流。
迤逦看无厌,潺湲听不休。
一闻秦洞说,便欲泛渔舟。

中文译文:
在高阁中潜心,整理图书防止被虫蛀。
青山环绕住居所,远处的水流向门前流动。
迂回曲折的山水景致让人看不厌倦,潺潺的流水声不停歇。
一听到秦洞的传闻,便产生了想要乘船漫游的念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潜心研读书籍的高阁中的景象,以及他因听闻秦洞之事而产生的向往之情。诗中的高阁象征着安静和专注的读书环境,作者将自己置身其中,整理着图书以防止受损。青山环绕着居所,远处的水流从门前流过,给人一种恬静而宁静的氛围。作者欣赏着迂回曲折的山水景致,观赏无厌,倾听潺潺流水声,不知疲倦。当他听到有关秦洞的传闻时,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希望能够泛舟游览,体验秦洞带来的奇妙之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致和书籍的安静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高阁和图书代表着学问和智慧,而青山和流水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诗中的迂回山水景色和潺潺流水声,与读书时的安静氛围形成对比,增强了读书的乐趣和享受。最后,听闻秦洞之事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使他渴望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读书和追求知识的态度,以及对于自然美景和探索精神的追求。它呈现了一种宁静、深思和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读书的愉悦感。整体上,这首诗词赋予读书以及对于世界的探索以美好的意义,激发人们对于知识和自然的热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

()

梅实初黄暮雨深,宝刀生锈镜昏沈。年年卑湿身无病,自觉能胜百鍊金。

()

世谱世姻谊独绸,梗踪三楚亦同游。西邕正望霖为雨,南国遽闻玉是楼。

庭畔棘人悲七子,天涯雁侣泪双眸。炙鸡絮酒从何酹,云树江山尽起愁。

()

暑气晓来清,时时闻远莺。还思故园路,松下绿苔生。

()

赤日当中天,炎夏势方盛。孰知阴已生,动物气先应。

挥汗登太山,抱膝坐危磴。虫吟与蝉咽,满耳入秋听。

()

入门金像欣然笑,笑我津梁老此生。兜率天中观自在,不知贤剑也求名。

()
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

花石锁风烟,轩楹半是山。门连虎溪路,桥接赵州关。

屈曲深疑步,高低屡解颜。却应多是梦,不伴此身閒。

()

吾乡亦云大,人物亦云冗。而我归丘园,惟以书自拥。

人皆好丝麻,菅蒯肯轻重?人皆好鼎鼐,康瓠但惭悚。

()
层楼重到已经旬,远岫晴岚发兴清。
风送炎天堕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
茶瓜暂唤林间客,杖履长输物外人。
便欲从游赤松子,君恩应许乞微身。
()
何处山无九日花,故人相遇即为家。
君方去著风前帽,我已寒如露后葭。
久闭柴门陶岁月,晚凭儿子送生涯。
眼看一树堂堂去,双鬓那能不早华。
()

不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

同承天诏发遗编,对案常餐少府钱。海内文章皆辐凑,坐中人物似珠联。

三春红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