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宋代。梅尧臣。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韩干貌四马,临流解鞍辔。花骢照夜白,正侧各畜意。系衣穿裤靴,坐立皆厩吏。精神宛如生,于腮复穿鼻。梅鸡徐熙画,竹间寒雀睡。逸少自写真,对镜绝相类。数本失姓名,古胡并老骥。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巨然李成者,落笔愈奇异。人物张僧繇,虽传恐非是。其余又莫究,模拾似未备。周秦已来书,行草楷篆隶。声名旧烜赫,一一果可喜。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况侯有古学,小字刻珉翠。各赠墨本归,怀宝谁肯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新光州守赵师奭字国佐才高一世仕京口以谗废。宋代。周必大。籍甚天支万事通,伤哉人爵一生穷。飞英北固谗何极,游刃西昌秩未终。千骑绝怜成画饼,八人乃忍助融风。只因快阁长流水,遗恨滔滔向浙东。
閒轩。南北朝。邹浩。结构俯危城,公馀杖履轻。事随尘自远,心与水长清。隐几鱼方乐,开窗雨乍晴。憧憧渡头客,谁会此时情。
书事三首 其二。元代。刘因。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送苏阜山守许州用前韵。明代。陈一松。独怜题柱际龙飞,新拜分符出凤闱。政暇可堪棠阁卧,质成犹听芮邻非。春入中州花自好,云腾北阙意偏违。欲知稼穑供调燮,且向民间问瘠肥。
不得游西山怅然有作。清代。韩是升。玉泉凤城西,朝暮横紫翠。松杉极苍寒,殿阁更宏丽。前朝中涓坟,大半香火寺。长安冠盖途,十者不一至。四度游京华,扰扰负俗累。兹来颇萧间,满拟策游骑。奈何促归期,又理卢沟辔。岂伊山水缘,亦为造物忌。迁延实由人,退转乘怠气。譬若负夙逋,未了心不置。何当襆被来,搜剔穷幽邃。毋迨筋力疲,而任年华逝。勇决吾犹能,预与山灵誓。庶几鉴此忱,一遂平生志。
送王习灵新授宗师朝京。元代。萨都剌。玉佩珊瑚下界闻,天风吹动碧榴裙。刘郎跨鹤游三岛,王子吹箫到五云。花洞夜深传玉印,石坛月黑礼茅君。若逢天上吴夫子,应有丹砂肯我分。
寄题张傅野万玉山房 其二。明代。区大相。楚岸湘烟卜筑宽,孤亭修竹半临湍。经冬青青杳霭色,长夏肃肃高云寒。坐引清风摇佩玉,閒看佳句满琅玕。为君且就灵丘赋,未得相从蒋径看。
虞美人。宋代。刘辰翁。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青莲萼)
为力夫兄迁居作。宋代。江南雨。卜筑欣然到北城,窗前月共晚云清。安閒依旧张公子,傲世何妨阮步兵。磊落情怀惟自与,风流蕴藉赖天成。回龙观里宜高卧,只待春雷第一声。
舟出西门。宋代。董嗣杲。扁舟冒冷雨,初出安定门。天开水墨图,浓淡迷湖村。渔板閧白昼,庙钟撞黄昏。客船行虚明,天净水不浑。向行数十程,万愁谁与论。去家幸已近,方信萍无根。湖歌发夜分,欸乃惊梦魂。江行两月馀,不负惟酒樽。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清代。曹雪芹。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和彭时可。明代。霍韬。一天新月半垂钩,黯黯浮霾已度秋。良夜呵云观五岳,短槎横汉系孤舟。清声到耳松犹舞,瑞霭填空翠未收。光景不须嗟岁暮,好春花柳又前头。
刘玄德。宋代。刘克庄。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
酬王秀才。唐代。齐己。离乱几时休,儒生厄远游。亡家非汉代,何处觅荆州。旅梦寒灯屋,乡怀昼雨楼。相逢话相杀,谁复念风流。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宋代。苏轼。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氵斥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宋代。周必大。东郊何必舞云翘,太史休劳望斗杓。欲识皇都春色动,两宫和气舜承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