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燕息园。宋代。梅尧臣。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岂不有秦声,酒酣歌在侧。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
《陈丞相燕息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时代我曾勤劳奋斗,
如今年事已高,思念您的安息。
我辞别朝廷,放下官职,
穿上朴素的衣袍,将忠心献给国家。
广园里长满了美丽的树木,
野鸟在这里鸣叫,大自然的色彩绚烂。
京城的河水中有丰富的鱼类,
东陂的湖泊上有成群的雁鸟。
这里难道没有秦地那般的繁荣声音吗?
酒杯沉醉,歌声在耳边回荡。
我宁愿与扶风的人们相伴,
自己去北山的彼岸。
诗意和赏析:
《陈丞相燕息园》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和对乡愁的诗词。诗人梅尧臣描绘了自己年少时的勤劳奋斗和如今年老时对陈丞相的思念之情。他选择辞别官职,穿上朴素的衣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广园中的美丽树木和野鸟的鸣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色彩。诗人提到京城的河水中有丰富的鱼类,东陂的湖泊上有成群的雁鸟,暗示着他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他问道,这里难道没有秦地那样的繁荣和欢声笑语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与扶风的人们相伴,自己前去北山的彼岸的愿望,这里也可理解为他对归乡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对乡愁的表达和对离别的思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作为一名有志之士的忠诚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流露出诗人对故乡、人民和自己的深深眷恋与思念之情,表达了离情别绪和对归乡的向往。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悼骡三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所苦不能待,春深老渐长。殊形宁受畜,驯性最难忘。沟壑尔先俟,冰霜我独尝。伤心惟闭户,咫尺即羊肠。
春夜喜陈汝晦见过。宋代。戴表元。乃翁治狱多阴德,之子论文有古风。尊俎祗容吾党共,衣冠能得几家同。书林有业何妨隐,徭籍无名莫怨穷。百岁相期今夕意,赖君咳唾起诸童。
雪後晓过八盘岭诣东宫谢受左司告二首。宋代。杨万里。扶业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赠朱子深。明代。黎民表。老来招隐兴偏浓,爽气时时对五峰。书似淮南传内学,人从河上挹玄踪。上尊屡拜中朝赐,灵笈多于世外逢。蒲柳自知凡骨异,何能云路待相从。
瑞鹤仙(张宰生辰)。宋代。赵长卿。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听溧阳织。明代。刘麟。客久全谙俗,人勤不但耕。造端犹旧学,恤纬象吾生。华户荧荧火,空村轧轧声。卧听邻姥织,无限断机情。
游东山图。宋代。刘克庄。亭树缥缈无点尘,竹树苍翠溪粼粼。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当时偶动寂寂叹,藁砧不答高掩鼻。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
乌夜啼(八之四)。宋代。陆游。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仓皇出镇便门东,单骑横穿万虏中。拊手关河归旧服,侧身天地荷成功。
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闻道边廷饶魏绛,早悬金石赏和戎。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 其三。清代。钱谦益。仓皇出镇便门东,单骑横穿万虏中。拊手关河归旧服,侧身天地荷成功。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闻道边廷饶魏绛,早悬金石赏和戎。
余为建阳令遣小吏王堪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宋代。刘克庄。或盘碧汉唳清宵,几载山中伴寂寥。今日鹤来翁已出,他年却恐费翁招。
梦亲堂。明代。周忱。人心昼所思,夕暮形梦寐。感通在积诚,默默恒相契。怜君七尺躯,失怙自童稚。庭训不及闻,甘旨何由致。昨来荐蘋藻,焄蒿格诚意。音容接髣髴,綵服疑趋侍。鸡鸣恍惚间,枕簟空流涕。羹墙与手泽,触目多悲思。梦时此心存,梦觉心岂异。永怀罔极恩,欲报知无计。勖哉期立身,显扬绍先志。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唐代。李白。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江湖伟观。宋代。叶茵。此地旧寒碧,留题护竹君。窗虚不碍月,壁老易生云。一水东西隔,两山南北分。未堪低著眼,世事正纷纷。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其一。明代。释今无。美人为政在罗浮,晋擢云中道更优。已饮云霞窥宝箓,馀看经术羡中牟。半帆峡水波争远,匹马江亭路正秋。多少扳辕仙洞客,双凫那得暂淹留。
莺啼序 凤凰山怀古。清代。张景祁。长云暗屯树顶,看千峰互抱。踞江势、包络重关,艮岳遥对烟表。翠华去、销金梦歇,苔荒辇路栖残照。有何人,慨念禾油,故宫凭吊。浙脸南来,汴水渡马,把朝廷换小。溯佳谶、棋局黄罗,九宫旋见星曜。忍偏安、临淮半壁,怎挽得、银潢倾倒。剩飘零,箫鼓声中,晚春花鸟。旄头望远,剑血浇凉,怅佩环信杳。蓦转眼、碧收天水,电影泡影,岁月销沈,古愁多少。铜山铸泪,铜驼埋恨,珠筵明拥樊楼火,已金瓯、响压襄城炮。龙飞驭绝,谁闻夜柝虾蟆,更逐漏点频报。空山凤去,几阅兴亡,尚劫灰未埽。恁慷慨、狂敲如意,盼断西台,野烧寒燐,乱烟衰草。苍凉片石,玉钩斜畔,鱼镫光冷鸳瓦碎,唱秋坟、酸咽松风啸。何堪说与年年,雨泣冬青,杜鹃尽老。
眉仙为作独立图,三年尚未成,作此速之。清代。丘逢甲。三年变态无不有,世界非新亦非旧。前颠后仆人几何,新不能维旧难守。此时独立苍茫人,诗且罢吟合呼酒。可怜磊块浇难消,谁能写向丹青手?荷君诺我颊添毫,如何阁笔三年久?幸不障面羞彦回,更不函头哀㑌冑。还我堂堂地做人,所贵完身成不朽。平生儒冠久自厌,长剑横腰衣短后。不妨图我作老兵,天下于今武方右。乞君速践息壤言,勿使神龙空见首。
红梅 其一。金朝。段成己。谁点冰梢绛雪团,黄昏和月倚阑干。羞随桃李争春意,要伴松筠傲岁寒。冷艳只宜閒处著,浅妆难入俗人看。天心固惜和羹便,空抱枝头一点酸。
冬至夜。清代。陈忠平。欲雪未曾雪,风刀割面凉。夜从来日短,梦到别时长。清影浮孤馆,新芽孕冻床。早知春有脚,不必倚门望。
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但一片、丹心如故。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风色恶,海天暮。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宋代。刘克庄。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但一片、丹心如故。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风色恶,海天暮。
减字木兰花。宋代。赵彦端。一年歌舞。还是花黄尊绿处。雨横风多。比似年时恨若何。帘深酒暖。细雨斜风浑不管。只有黄花。欲近佳人鬓畔鸦。
杂诗五首。宋代。曾巩。相去几年今与古,睢阳几人朱与紫。嗟哉二子独有名,义烈乃能长不死。当时美人欢未足,一日苍皇行万里。岂无公卿尊且宠,急反与胡为眼耳。丈夫感激世莫测,二子引身蒿下起。忠驱义激鬼神动,漠漠胡沙来此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