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宋代。梅尧臣。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诗意:
这首诗词以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为题材,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景象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描绘黄河、蒲坂之城、官商工农等场景,表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琐事。诗人以蒲中书斋为主题,描述了书斋中的文化氛围和主人的学问。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诗人以中条、黄河、蒲坂之城等地景为背景,勾勒出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繁忙和扰扰。诗中描绘的十万家碧瓦,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城市的规模和繁盛。
诗人通过描述蒲中书斋,突出了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蒲中书斋是诗人所崇尚的知识殿堂,诗人将其与官商工农相对比,突出了知识分子的高尚和独特的境界。蒲中书斋内满屋蓄书凡几车,显示了主人对文化和知识的珍视。
诗人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诗中提到不按清商乐和不学种东陵瓜,表明诗人希望后人不应只追求短暂的享乐和功利,而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对繁荣景象的描绘,又有对知识和文化的赞美和期许,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雨后分种秋葵。明代。陆深。早葵花已繁,晚葵始萌滋。迎阳与应肃,物性各有宜。吾欲备四气,代谢任所之。往者固已尔,来者当自知。人生会有适,迟速何足疑。但愿风日妍,临秋挹高姿。眷此尺寸间,寻丈以为期。殷勤付畦叟,爱养贵及时。
跋汪省干诗卷二首。宋代。杨万里。向来刘翰有诗声,近日汪经更得名。月在梅花冰在月,与君句子各争清。
望江南(张节使生辰)。宋代。杨无咎。钟陵好,佳节庆元正。瑞色潜将春共到,台星遥映月初升。贤帅为时生。人意乐,天宇亦清明。淡薄梅腮娇倚暖,依微柳眼喜窥晴。和气满江城。
踏莎行。宋代。仲殊。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用扬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送马生归南海。明代。罗伦。玄黄浩无极,沧溟忽枯桑。况乃么么生,浮云度虚苍。聚散倏忽间,惜此分阴光。方寸渺六合,太极丸阴阳。气机乘出入,寂感无边方。存亡繫掺舍,泰山远毫芒。冰渊视临履,安此终然臧。利剑一入腹,欲火肺肝戕。云子委尘泥,至宝珍秕糠。襟裾衣牛马,四大空昂藏。包羞含遗臭,焉能复流芳。咨尔媚学子,有欲斯无刚。及时醒大梦,昼夜驰徬徨。仁宅固云广,义路亦已长。居由圣所与,旷舍成荒庄。马生南海来,玉质披天章。脱迹露轩冕,游心声教场。谦受若虚谷,忘悔同牵羊。颛师学干禄,颜回诚坐忘。毫釐谬千里,先几宜自强。寒雪立未消,朔风上归航。脊梁尔铁硬,一担挑纲常。仰视白日旧,万古何当忘。负兹彼绵力,䀌然我心伤。行迈励无斁,罔念圣作狂。
月下作。宋代。晁说之。今夜陇头月,往岁沃洲山。短发添尽白,遐观弥多闲。遥怜大定僧,注彩衲畦间。尘冠何可久,曳杖吾当还。胡不忘言休,自箴兹厚颜。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清代。严曾杼。风欺雨妒恨无情。摧折满园春。花几度,最销魂。愁人梦里听。好月似高吟。恁难寻。欲借花痕寄远心。不胜簪。
社后即事。宋代。薛季宣。东君识归意,社雨零斋沐。柳眼向人青,草芽随地绿。体轻来燕疾,声合鸣蛙矗。桃李静无言,艳丽惊郎目。
艮思台秋眺。元代。方回。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秋着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泝不胜悲。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唐代。张九龄。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清明日偶尔有感 其一。明代。王世贞。宛宛东风扬酒旗,轻寒轻暖禁烟时。千条杨柳长垂地,不晓人间有别离。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题岩石二首 其一。宋代。徐瑞。一掬岩下水,不满数寸深。当其伏坎时,已有东注心。
九日怀聂之美。宋代。司马光。太室横山蔽千里,相思空复上高台。瓮头白酒行当熟,离下黄花稍复开。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欲愚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唐代。李益。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