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朗读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诗意:
这首诗词以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为题材,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景象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描绘黄河、蒲坂之城、官商工农等场景,表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琐事。诗人以蒲中书斋为主题,描述了书斋中的文化氛围和主人的学问。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诗人以中条、黄河、蒲坂之城等地景为背景,勾勒出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繁忙和扰扰。诗中描绘的十万家碧瓦,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城市的规模和繁盛。

诗人通过描述蒲中书斋,突出了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蒲中书斋是诗人所崇尚的知识殿堂,诗人将其与官商工农相对比,突出了知识分子的高尚和独特的境界。蒲中书斋内满屋蓄书凡几车,显示了主人对文化和知识的珍视。

诗人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诗中提到不按清商乐和不学种东陵瓜,表明诗人希望后人不应只追求短暂的享乐和功利,而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对繁荣景象的描绘,又有对知识和文化的赞美和期许,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冥冥江雨湿黄昏,天入沧洲漫不分。
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
()

早葵花已繁,晚葵始萌滋。迎阳与应肃,物性各有宜。

吾欲备四气,代谢任所之。往者固已尔,来者当自知。

()
向来刘翰有诗声,近日汪经更得名。
月在梅花冰在月,与君句子各争清。
()

钟陵好,佳节庆元正。瑞色潜将春共到,台星遥映月初升。贤帅为时生。
人意乐,天宇亦清明。淡薄梅腮娇倚暖,依微柳眼喜窥晴。和气满江城。

()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
雨中花色添憔悴。
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

玄黄浩无极,沧溟忽枯桑。况乃么么生,浮云度虚苍。

聚散倏忽间,惜此分阴光。方寸渺六合,太极丸阴阳。

()
今夜陇头月,往岁沃洲山。
短发添尽白,遐观弥多闲。
遥怜大定僧,注彩衲畦间。
尘冠何可久,曳杖吾当还。
()

风欺雨妒恨无情。摧折满园春。花几度,最销魂。愁人梦里听。

好月似高吟。恁难寻。欲借花痕寄远心。不胜簪。

()

东君识归意,社雨零斋沐。柳眼向人青,草芽随地绿。

体轻来燕疾,声合鸣蛙矗。桃李静无言,艳丽惊郎目。

()
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
秋着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
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泝不胜悲。
()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

宛宛东风扬酒旗,轻寒轻暖禁烟时。千条杨柳长垂地,不晓人间有别离。

()

一掬岩下水,不满数寸深。当其伏坎时,已有东注心。

()
太室横山蔽千里,相思空复上高台。
瓮头白酒行当熟,离下黄花稍复开。
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
欲愚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