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

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朗读
司花著意压春魁
绿云堆。
拥香来。
冉冉红鸾十步一徘徊
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
门前腰鼓揭春雷
倚妆台。
尽人催。
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
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司花著意压春魁。
绿云堆。拥香来。
冉冉红鸾,十步一徘徊。
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
门前腰鼓揭春雷。
倚妆台。尽人催。
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
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芍药花盛开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花朵的赞美和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花朵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
诗词以芍药花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花朵的美丽和魅力。首句“司花著意压春魁”,表达了芍药花在春天中独占鳌头的姿态。接着描述了花朵的盛开,“绿云堆。拥香来。”形容了芍药花的繁茂和芬芳。

诗中出现的“红鸾”指的是芍药花的花瓣,它们如同红色的凤凰在花丛中飞舞。诗人用“十步一徘徊”形容芍药花的姿态,显示了花朵的婀娜多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芍药花被种植在扬州的美丽景色,“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这里用金和玉来形容花朵的珍贵和高贵,突显了芍药花的价值。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花前的欢乐场景,“门前腰鼓揭春雷。倚妆台。尽人催。”形容了人们在花前欢聚的情景,腰鼓声和妆台上的人们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最后两句“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珍惜和期待,莺鸟的歌声回荡在花丛中,人们不舍得离去,期待花朵的绽放。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芍药花的美丽和人们对花朵的热爱。通过对花朵的赞美,诗人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理棹投暮烟,馀晖黯遥巘。轻舸寻归流,空波肆怡衍。

野风送香气,浩露滴微泫。重叠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

忆昔旗亭歌赠芍。恨匆遽、因缘薄。盼青鸟、音书何处托?

悔不的、当初错。认不的、而今错。

()

海上三珠树,云中七宝车。空闻往来处,何地是仙家。

洞古羊成石,林春枣似瓜。刀圭虽可学,岁月莫应赊。

()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偶传新句来中禁,

谁把闲书寄上卿。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

圣心日日望丰年,清晓炉熏彻九天。二麦登场蚕著茧,平畴新绿又连阡。

()
天一以清,地一以宁。
维皇精专,承神明灵。
娥御随津,渎祗扬溟。
兴事允严,先祖是听。
()
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
一窗袖手坐,往往昼漏移,初非能养生,简事颇似之。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

副君睿赏遒。
清夜北园游。
下笔成三赋。

()

十年用兵九不熟,人家有田不种谷。尽枯膏血作军储,却买官糟贮饥腹。

富者鬻田贫鬻妻,夜困桁杨晓敲朴。长腰一粒不下咽,输入官仓常满屋。

()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

香稻熟来秋菜嫩,伴僧餐了听云和。

()

讲殿谈余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
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
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

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
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
()
鲜花翠柏喜同堂,澄海春风百卉香。
一曲宋元遗韵在,冠山韩水此情长。
()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计不在编。

()

春尽平阳戚里家,风回金埒故欹斜。隋宫剪作千丛锦,洛浦看成一片霞。

游女明妆同拾翠,侍臣沉醉几攀花。朦胧月色人归去,赤壁相逢侠路车。

()

紫府隔人寰,青莲偶共扳。鱼凫归瞬睫,乌兔迭双圜。

仰眺天通窟,穷探洞转湾。达摩犹面壁,何日锡飞还。

()

轻风吹雾月满廊。芙蕖香、飘入隔窗。记旧月、闲庭院,擘碎红、蒙幂晓妆。

如今两鬓秋凄恻,负凌波、万顷凄凉。花若惜、刘郎老,倩藕丝、牵住夕阳。

()

渊默雷声善发机,钝根难下顶门椎。
青霜黄叶压穷野,急急归来见隐之。

()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

唱罢骊驹神暗伤。阑干小月印虚堂。花枝影度隔帘香。

人去空留千里梦,寒深午夜怯银床。独留灯烬照荒凉。

()
数声牧笛日将晚,一曲樵歌山更幽。
解带盘桓小溪上,坐看红叶汎清流。
()
青云怀趣逸,黄绶屈官卑。
屡捧将军檄,一哦从事诗。
少陵忧有在,充国事多宜。
傥上休兵议,因人愿早知。
()

九天宫阙春风满,陆地楼台夜月寒。
铁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阑干。

()

梧桐荫清溪,溪水波粼粼。
上有五色鸟,下有黄金鳞。
秋雨洗白石,春风生绿蘋。

()

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递向南天。

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金棺舍利藏可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
雪月照梅溪畔路。
幽姿背立无言语。
冷浸瘦枝清浅处。
香暗度。
()

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

()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
寂寂度年光,坚贞玉雪香。
冶容谁氏子,终日傍垂杨。
()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

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
妙相圆明不可亲,奴儿婢子自殷勤。
指天指地称尊大,也是传言送语人。
()
岁晏天益寒,短景殊未长。
晓日出愈迟,翳翳迷扶桑。
微阳不破雾,仿佛光有芒。
开门视屋瓦,北风吹朝霜。
()

邻邑丰城曾制锦,清江碧嶂惯维舟。送君千里扬文教,老我三年忆旧游。

酒酿黄精云外洞,诗题清竹水边楼。前修范杜遗风在,从此西邦化鲁邹。

()

虎丘山倚阖庐城,壮观东南久擅名。耸壑烟霞连海气,淩风楼阁下经声。

剑池石冷秋涵月,塔劫年深地集灵。尚想延陵吴季子,寥寥千载不胜情。

()

帝城春动日迟迟,暗室沈阴别泗滋。望眼各天昏似雾,白头两地乱如丝。

兵归独子刑还异,孝感遗羹事有垂。惟愿慈颜怡献岁,备尝荼苦悉如饴。

()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
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

石门流水出江门,一酌浑如酒半醺。袖带暗香人未解,月明移棹动溪云。

()
芦花零落点汀洲,白鹭飞边泊小舟。
水落渔矶风露晓,残荷数点冷擎秋。
()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

啸有孙登响凤鸾,更携秋色入琼筵。歌回暗觉梁尘起,星聚应占剑气连。

风急黄花催短鬓,夜长青女下遥天。挥杯莫讶逡巡酒,葛令元来号稚川。

()

马蹄傍古城,道上雨初晴。石濑千年滴,墓前流水声。

()

四时易荏苒,百龄倏将半。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

宿树倒为查,旧水侵成岸。幽寻属令弟,依然归旧馆。

()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
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

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

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

满树棕花满径松,解鞍才是暝楼钟。上方月白山云静,看见东南一两峰。

()
耆宿已凋零,如题亦晓星。
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
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
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
()
淮海身如击,岷峨路去赊。
相思冰雪里,却立嗅梅花。
()

宿此波气中,卷舒秋暮凉。钟声齐拂雨,灯影乱移墙。

梦足应心醉,愁多倩酒尝。萧然如有得,即事付沧浪。

()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

阅代衣冠古,黄公孰与侪。时清成大隐,头白尚长斋。

天意来多福,人生竟有涯。相从悲剑化,鸡岭暮云薶。

()

懒似嵇康多几分,缄情久不报殷勤。人言岁暮于吾子,今见梅花疑是君。

岁月尚须留我辈,乾坤何可少斯文。相期不作草中腐,付与后来杨子云。

()
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
秋风冷驿宫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
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
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
()

盈盈弄杅者,复此渡河梁。雾縠暂容与,龙軿倏回翔。

愿赊理必违,欢吝事可常。风波静银汉,云雨失巫阳。

()

闲把忘忧绕砌栽,日长无赖得徘徊。君恩于妾元非薄,几夜龙舆入梦来。

()

西坡仙去漪岚在,重到堂中廿二年。
依旧庐山当左阖,新添濠水注前川。
浑无障碍千峰处,长有澄鲜万顷天。

()
映阶芳草净无尘。
新晴隔柳阴。
绿丝步障碧茸茵。
遮藏欲尽春。
()
长平山上紫云封,蜀老相传隐者宫。
高树蔽天三十里,开花十丈舞春风。
()

灌园为忆闭关人,静里无营动亦真。折取兰枝当华萼,佩时须悟赠时因。

()
温温玉质傲天贞,俯视凡花出后尘。
静对寒林守孤寂。
有颜氏子独甘贫。
()
开禧改岁复峥嵘,老我奔驰不少宁。
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
老来老来我何有,绿发黄须行白首。
鱼鳞年纪今岁是,挽之不住去如走。
()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

白露凉风吹。
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

()
隐隐遥分树色,萧萧似听风声。
何处江倾海堕,隔山雾白烟明。
()

稍稍时雨歇,悠悠午梦醒。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

()

雄辩如求胜,直穷亦似争。才胜负者远,才争大道崩。

()
断云轻素抹山腰,山下人家野水桥。
小队旌旗空猎猎,不教閒趁酒旗招。
()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
(《讽刺》。
以下并《纪事》)。
城外平人驱欲尽,帐中犹打衮花球。
()

逍遥自在,云水遨游。身如不系孤舟。坦荡无拘无管,无喜无忧。时时恣情歌舞,任傍人、笑***。清贫志,且随缘度日,誓不贫求。处世鹧空相似,如莲花不著,水之踪由。便把三坛等施,六度齐修。自然果圆无漏,心清静、超彼优游。稽首礼,无上尊圣,佛道仙俦。

()
沙上步微暖,思君剩欲招。
蒌蒿穿雪动,杨柳索春饶。
枉驾时逢出,新诗若见撩。
樽前远湖树,来饮莫辞遥。
()

师教本于空,流来不自东。修从多劫后,行出众人中。

衲冷湖山雨,幡轻海甸风。游吴累夏讲,还与虎溪同。

()

长亭回首暮云遮。今夜宿谁家。马上晓风,渡头残月,催送到天涯。

小眉不画鬓儿斜。镇日背菱花。记得当时,手斟杯酒,阁泪拨琵琶。

()
谁在画楼西,相逢语笑低。
到家春色晚,花落鹧鸪啼。
()

一枝斜向屏山溜。亭亭孤秀。问卿何事也颦眉,应是为、怜人瘦。

相对炉香茗盏。伴残银漏。愿教青帝好留春,明日玉容依旧。

()

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兰蕙虽已衰,松筠正堪佩。

君爱兰与蕙,忘我筠与松。君爱洛阳官,弃我淮上翁。

()

寂寞掩荆扉,昏昏坐欲痴。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

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明庭正公道,应许苦心诗。

()

二月还如夏,炎蒸郁震惊。迅霆侵骨冷,飞电透心明。

海气沾衾湿,江声拍枕平。从今休禁火,一雨万家生。

()
〔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
坎坎击鼓。
鱼山之下。
吹洞箫。
()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
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
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
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

苔花洗春雨,藉此听潺湲。终日无客至,满楼都是山。

()

十月临汀气候讹,桃花零落发林阿。也知欲趁春风媚,争奈穷州地暖何。

()

迈往高风不可攀,老成今独见波澜。平生嗜好如漫叟,更在浯溪烟水间。

()
胜韵难齐俗,清流不受浑。
岂应践期约,独自爱黄昏。
()

书云初罢雪濛濛,岁岁阳生景略同。对酒总怜时屡改,论文堪羡赋争雄。

他乡缥缈风尘外,俗吏驱驰怅恋中。握手与君仍几醉,夜来先梦岭云东。

()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

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
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
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
韭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
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
()
秋风策策冷吹衣,谢病经年昼掩扉。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
我欲湘西看,行须觅渡船。
何如临绝顶,得以尽长川。
鸥鹭烟云表,蚊虻埃壒前。
隐宁分大小,那更别山鄽。
()
冥冥窈窕。
□□□□□□□。
□□□□。
□□□□□□□。
()

顽云万片覆花梁,夹岸双旌拥野航。紫气凭陵朱绂客,白头颠倒绿荷裳。

披帷欲问千秋业,发箧惭非二酉藏。落尽麈毛频促膝,数瓯清茗一炉香。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楚江枫老树无烟,池上悲秋一惘然。
素蚌虧盈长伴月,戏思南北各依莲。
风驱野燐寒争出,露警皋禽怨不眠。

()

日下文章厄,门前荆棘深。可怜羊叔子,犹作鲁曾参。

秋色满天地,浮云无古今。畏人同作客,迟尔一开襟。

()
得意中人嫌太雅,眼胞上捧为多般。
从今邂逅逢花处,要似茱萸子细看。
()

作器心知渐几分,三年埏埴每劳君。准人自信堪常伯,新旭旋看散冻云。

世事纷纷咸定命,吾心浩浩本无垠。中原老稚歌乔梓,瞻拜嵩灵祝早闻。

()
午醉西桥夕未醒。
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

富贵功名一窖尘,白头人送黑头人。
若教总识玄玄理,劫火何曾焚法身。

()

周郎卧水阁,日从墨卿御。不敢写黄庭,为恐笼鹅去。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带香 一作:带花)

()

一帘花,三尺枕。春梦几曾醒。轻逐柔绡,髣髴转蓬径。

去寻水蝶岩蜂,重逢俊侣,正好约、园林烧笋。

()

小桃常忆破正红,今日相逢二月中。
自是粉闱人未识,莫因花晚笑春风。

()

十度来敲九不应,隔篱空见竹青青。不知池里黄金鲫,听讲楞伽几卷经。

()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

马足早尘深,飘缨又满襟。吾师有甘露,为洗此时心。

()

灵飙吹海雨,洗出江南山。丹梯倚层汉,玉女启天关。

秋声撼双桧,白日波涛还。龙驾倏来游,空中鸣佩环。

()

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

()

曾是先皇侍从班,龙髯飞去竟难攀。重来赤日黄尘里,梦到清泉白石间。

岂有文章供世用,久判渔钓与云閒。何当便理南归棹,呼酒登楼看弁山。

()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
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㲮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

《诗纪》七。文《类聚》八十一引香、良二韵。万花各三十二引香、良二韵。

()
暗香疎影久凄迷,咫尺塘边丈尺泥。
培植莫教阳德尽,看花踏雪过前堤。
()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