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宋代。欧阳修。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传岂足矜。天子明堂遵月令,含桃初荐黍新登。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时,皇帝在明堂上举行的庆祝活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香菰黏米著佳名,
古俗相传岂足矜。
天子明堂遵月令,
含桃初荐黍新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赞美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香菰黏米著佳名”,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粽子由香菰叶包裹着黏米,取名佳美。这句诗表达了对粽子美味的赞美。
第二句“古俗相传岂足矜”,表达了对端午节这一古老传统的敬重。诗人认为,这些古老的习俗并不是为了炫耀而存在,而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第三句“天子明堂遵月令”,描述了皇帝在明堂上举行庆祝活动的场景。明堂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皇帝遵循着月份的规定来庆祝端午节。
最后一句“含桃初荐黍新登”,描绘了皇帝在庆祝活动中所供奉的食物。含桃是一种象征吉祥的水果,而黍则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对民众的祝福和对丰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敬重和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它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月旦升堂,无可垂示。便恁麽散去,诸人未必灵利。且向秤锥上,捏出些子汁,贵图有具滋味。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春半。宋代。薛嵎。春半数风雨,水村增晓寒。不辞蓑笠重,自觉起居安。隔雾山疑失,占晴礎未乾。可怜桃与李,无语受摧残。
和汝舍人行敏韵 其一。明代。史鉴。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枫叶。宋代。朱淑真。江空木落雁声悲,霜入丹枫百草萎。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
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宋代。胡寅。久闻人境寄陶庐,深约同游驾小车。文举旧传樽有酒,冯欢宁叹食无鱼。
四怨三愁五情诗 其八 一情。明代。郭之奇。玉兔衔初景,婵娟又一时。西林何所妒,不肯让蛾眉。
宿洞庭。唐代。李端。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洪泽阻风。宋代。蔡襄。今日风期恶,迟回一水滨。村旗呈酒圣,庙鼓赛河神。跃鲤曾惊网,饥乌不避人。商工时借问,何处即通津。
和胡竹庄韵。宋代。蒲寿宬。脱落皮毛尽,而今肠亦无。泣非缘楚玉,声不叶齐竽。举目云天迥,论心水月孤。只应饮美酒,跳入费公壶。
归途望西林寺塔。明代。张弼。西林古塔势凌霄,是我门庭碧玉标。归马尚悬□五堠,行人先指读书巢。
何氏见圣楼。明代。庞嵩。花边高阁水云东,邙野春回淑气通。大宇阳和都圣范,满庭光霁蔼儒风。心精会领图书外,面目宁归影响中。五百年来今此会,见闻知处得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