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其二。元代。王冕。鼙鼓嘈嘈夜撼山,霓裳歌舞出人间。云围环佩沈斜谷,风敛旌旗入剑关。蹶铄野翁掀雉尾,跳□山鬼觌龙颜。书生豪放成何事?徒步归来供奉班。
《秋兴 其二》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鼙鼓嘈嘈夜撼山,
霓裳歌舞出人间。
云围环佩沈斜谷,
风敛旌旗入剑关。
蹶铄野翁掀雉尾,
跳□山鬼觌龙颜。
书生豪放成何事?
徒步归来供奉班。
中文译文:
夜晚,鼙鼓声震撼着山谷,
美丽的舞蹈穿越人间。
云雾环绕着佩戴的沈斜谷,
风收起旌旗进入剑关。
老翁跌跌撞撞掀起雉尾,
山鬼跳跃观望着龙颜。
豪放的书生成就何事?
徒步归来供奉班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些意象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鼓声和舞蹈,表达了秋天的热闹和喧嚣。同时,云雾环绕的沈斜谷和旌旗进入剑关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和庄重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老翁掀起雉尾、山鬼观望龙颜的场景。这里的雉尾和龙颜都是象征着权势和威严的意象,而老翁和山鬼则代表着平凡的人们。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势和威严的思考和质疑。
最后两句诗则提到了书生归来供奉班底的情景。这里的书生指的是有才华的年轻人,而供奉班底则是指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平凡角色。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其中蕴含的意象,表达了对权势和威严的思考,以及对才华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有趣。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王冕。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九月望日登宝峰次韵。明代。刘泰。玉瓶载酒傍湖行,共指中峰劝我登。老去簪花羞雪鬓,倦来扶足喜霜藤。六桥客醉笙歌窟,三竺僧归紫翠层。晴好雨奇吟不尽,古今苏子擅才能。
诗四首 其四。明代。祝允明。巍巍西山高,湛湛山下水。昂昂千丈松,靡靡百草委。下有虎魄伏,上有兔萝倚。
劝进疏引谶。清代。佚名。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西北天火照,龙山昭童子。赤光连北斗,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拍手唱堂堂,驱羊向南走。胡兵未济汉不整,治中都护有八井。兴伍伍,仁义行武。得九九,得声名。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戌亥君臣乱,子丑破城隍。寅卯如欲定,龙蛇伏四方。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市朝义归政,人宁俱不荒。人言有恒性,也复道非常。为君好思量,何□□禹汤。桃源花□□,李树起堂堂。只看寅卯岁,深水没黄杨。
惜双双。宋代。宝月。庚岭香前亲写得。子细看、粉匀无迹。月殿休寻觅。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不要青春闲用力。也会寄、江南信息。着意应难摘。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