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堂

三至堂朗读

《三至堂》是黄庭坚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公父子孙,俱出文昌宫。
朱轓与别驾,同最治民功。
当年竹马儿,市上白鬓翁。
相语府门前,郎君有家风。
筑室俯飞鸟,我来岁仲冬。
人烟空橘柚,梅蘤破榛丛。
延客煮茶药,使君语雍容。
畴昔识二父,只今天柱峰。
故开堂北门,突兀在眼中。
千秋万岁後,野人犹致恭。
借问经始谁,开国华阴公。

诗意:
《三至堂》描述了作者黄庭坚的家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和家风。诗中以杨公(指杨时)为代表,表达了家族的世代荣耀和对治理国家的贡献。诗人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与杨时之子一起玩耍的情景,现在已经成为市上的白鬓老人。他们曾在府门前交谈,使君(指杨时)展现出高雅的风度。诗人自己在仲冬时节来到这座筑室,看到人烟稀少,原本繁盛的果园只剩下孤零零的梅花,破损的榛丛。他继续以茶药招待客人,使君侃侃而谈,展现出雍容的气质。诗人回忆起过去认识的两位父辈,现在自己已成为家族的支柱。为了纪念过去,他故意开放堂前的北门,突兀地显现在眼前。即使千秋万岁之后,作为野人的诗人仍然向杨时表示敬意。最后,诗人借问历史的起始是谁,回答是开国的华阴公(指杨时的祖先)。

赏析:
《三至堂》通过家族的历史和家风来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敬意。诗人以杨公一家为代表,将家族的荣耀和治理国家的功绩凝聚在诗中。诗人通过描述童年时与杨时之子的游玩场景,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对繁华的果园逐渐凋零的描写,传递出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然而,尽管岁月流转,诗人仍然保持着对家族和先辈的尊敬和敬意。诗中的问句表达了对历史起始的追问,将目光投向开国的华阴公,体现了对历史源头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传承。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家族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呈现出一种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桐阴淡映清于画。湘花瘦傍秋千架。秋月冷蘼芜。绿窗闻鹧鸪。

停歌抛玉局。梦破西陵曲。昨夜雨如丝。离情忆柳枝。

()

耳畔时闻轧轧声,牛车乘月夜中行。梦回几度疑吹角,更有床头蝘蜓鸣。

()

华灯夜满原,布置列星繁。缥缈探三岛,离奇演八门。

旌旗随火转,语笑逐风喧。寓意藏韬略,游观荷圣恩。

()

虎步龙行奋战功,寄奴一世为谁雄?葛灯绳拂留阴室,贻笑孙谋田舍翁。

()

红绽锦窠刻画工。众芳谁可与差同。惹人春思莫匆匆。

冷艳无双真富贵,酡颜欲醉半惺忪。输梅惟剩一番风。

()

魏其尽晦日,而我乃更生。亦有崒嵂气,中之毛骨清。

他乡遂除岁,爆竹此何声。灯烬飘窗落,因风吹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