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

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朗读

《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露曦风晚别春丛,
拂掠残妆可意红。
多病废诗仍止酒,
可怜虽在与谁同。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黄庭坚送别王立之时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春景,微露的晨曦和微风吹拂下,鲜红的牡丹依然美丽。黄庭坚因多病而废诗,但依然停止不了饮酒。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虽然身处人群之中,却感到孤独无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下面对诗中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

1. "露曦风晚别春丛":描绘了夜晚微露的晨曦和微风吹拂下的春景,给人一种清新、朦胧的感觉。

2. "拂掠残妆可意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牡丹的美丽展现出来。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花,象征着富贵、美好和华丽。

3. "多病废诗仍止酒":黄庭坚因病而废诗,但却无法戒掉饮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也暗示了他身体的病痛和对生活的无奈。

4. "可怜虽在与谁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依之情。虽然身处人群之中,但诗人感到自己的境遇无人能够理解和共享。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春景和牡丹花,以及自己身体的状况和孤独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美、对生活和对自身处境的矛盾感受。这种矛盾的情感和无奈的心境使得这首诗富有诗意,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舟中逾一月,驿路及三千。
老泪青衫上,新愁白发前。
蛩声秋岸雨,鸿影暮河烟。
不有西征客,谁同此夜眠。
()
一饱百念休,挈席坐朝阳。
陶然四肢春,兴与饮酒长。
梦蝶鼻声小,扪虱衣缝光。
虽非北窗下,亦足傲羲皇。
()
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
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
()

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

()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

晚上高亭对落晖,万山寒翠湿秋衣。
江流一道杯中泻,云树千门鸟外微。
古寺频来僧尽老,重阳欲近蟹争肥。

()

任霜叶,任霜花,啑飞蚊,味亦佳。浪稳无弩狐,波平无钩蛇。

水蛾儿,水蛾儿,石妇春风放尽丝,松根共掠蘋花飞。

()

布袍落落老年华,兴到云山遂作家。淑气暗传堤上柳,晴霞红染洞边花。

志存遗世轻贫食,诗偶逢春不惜奢。岁岁未能捐夙习,栽桃放鹤傍溪沙。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