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元中十首

寄晁元中十首朗读

《寄晁元中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黄庭坚寄给晁元中的十首诗。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
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
晁子问行津,欲济无山穷。
著书道蒿底,端有古人风。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寄给朋友晁元中的十首诗。诗中表达了黄庭坚自愿放弃世俗财富,追求文学与道义的心境。他以文学作品代代流传,表明自己虽然没有富贵荣华,但在文学创作上仍然能够表现出壮士的气概和胸怀。晁元中询问黄庭坚的行止,表示希望帮助他摆脱贫困。黄庭坚则表示,他有志于著书立说,虽然生活简朴,但他的作品中却具有古人的风韵和风格。

赏析:
黄庭坚以《寄晁元中十首》表达了自己对贫困生活的选择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他自愿放弃了追逐财富的机会,选择了以文学作品表现自己的心声。诗中的“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表明他宁愿选择贫困的生活,也要以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虽然与俳谐文学有相似之处,但在其中仍然能够表现出壮士的气概和胸怀。

晁元中询问黄庭坚的行止,希望帮助他摆脱贫困,表明了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友情。而黄庭坚则表示自己有志于著书立说,尽管生活简朴,但他的作品中却展现了古人的风韵和风格,显示出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追溯。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表达了黄庭坚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思考和情感,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异县交游少,邻墙岁月深。
肴蔬长共醉,风雨亦相寻。
去路逾千里,离筵惜寸阴。
功名君努力,衰病我何心。
()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
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
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
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
万事莫伦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

()

云气须臾变化中,海潮雨过夕阳红。浮生那得长閒者,纵有扁舟不任风。

()

兽口金昏烟穗浓,螭头玉照露华融。萧郎的是春光主,曾作春衣此殿中。

()

老子当年起垄间,岂知零落向华颠。秋风唤起神洲梦,犹忆平生戴与田。

()
後面山无数,南头柳更多。
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
老去频经此,重来更几何。
牛山动悲感,曾侍板舆过。
()
赤城玉京天,冠简奉香火。
一亘僧有之,道容易佛坐。
忽为道复得,瞿昙加巾裹。
屡改神不闻,二家自人我。
()

吟蛩清响。篱落鹅黄花可赏。醉梦尊前。不觉秋残入梦寒。

湘帘吹冻。隐隐霜天鸣雁恸。落寞情牵。总是今年想旧年。

()

水殿风生酒力微,三千宫女绿荷衣。美人应妒花随去,月上瑶阶未肯归。

()

知少虑亦少,閒多病转多。干戈愁正切,风雨恨如何?

华屋迷青草,玄门暗绿萝。凄凉无可奈,感慨动悲歌。

()
眼前触物动成冰,冻笔频枯字不成。
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
()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

多年枯木已无枝,那得犹蒙大匠知。只合寒岩煨芋用,法门梁栋总非宜。

()
李白诗中闻未识,谢庄赋里见长思。
今朝得尔心虽喜,致谢惭无吐凤诗。
()
乾坤成霜水地冰,薄冰顽白厚冰清。
阿婆老去铅华少,西抹东涂画不成。
()

琴理幽玄奕旨微,风流多艺沈元机。红裈锦带清言去,散髻斜簪薄醉归。

石黛妾教呵冻笔,金彄婢与瀹春旗。歌儿度亲裁尽曲,按到关情色已飞。

()

驰策长林下,停舟野水浔。旌旄行处路,樽俎别时心。

山晚松阴薄,江晴柳色深。殷勤言赠意,千古重官箴。

()

月帔飘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劝流霞。

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

()

节物堪为乐,江湖有主人。舟行深更好,山趣久弥新。

尊酒平生意,烟花异国春。城南无夜月,长袖莫留宾。

()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