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山都之宛丘赠寄参寥朗读

《山都之宛丘赠寄参寥》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
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
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开都城后,来到宛丘的情景。诗人把目光投向四周,感受着清凉宜人的氛围。他看到秋日的阳光从山岸间透射出来,细雨滋润着平静的川流。在这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本真和自然的美好。他将浮躁的世俗归还于物质的层面,而将自己的心境与诗意相融合。然而,当岁月已晚,他心中仍有江湖壮丽的情怀,不禁思考自己为何滞留在尘世纷扰的玉京(指都城)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张耒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他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离开繁华都市,追求宁静和诗意的愿望。诗中的山岸、秋光、雨气等景物描写细腻而清新,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之美。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反思浮生的虚幻与繁杂,将物质归于虚无,而将心灵与诗意相结合。他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诗意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江湖和壮丽的向往,暗示着他对尘世的不满和渴望超越凡俗的心境。这种对江湖的思念与对玉京的厌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诗意和超越尘世的心境。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朔风飘胡雁,江城带素月。
安得覆八溟,滂沱洗吴越。

()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
富贵不可为,祸机发须臾,贫贱不可为,饥寒死路衢。
我亦贫贱者,死期幸少纾。
春雨两耕犊,西畴破烟芜;秋风一钓舟,南浦宿菰蒲。
辛勤异退之,亦复有屋庐。
()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

鹤也来多日,今朝认笋舆。
繖斜聊引避,路转亦前驱。
俗远眼宁白,年初顶渐朱。

()

嵌岩何所有,终年此栖迟。世事正纷纷,问渠渠不知。

()

一行千里外,几事寸心间。才子贫堪叹,男儿别是闲。

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

林塘雨过睡醒才,十里桥边独往回。涧隐残虹斜日暗,云移远岫翠屏开。

沿溪水落声犹壮,高树风凉叶渐摧。应为客心增感慨,秋声不见雁鸿来。

()

东风吹醒南湖绿,腊痕放教春早。沁雪梅心,破烟柳眼,湔拂旧寒多少。

烧灯未了。报庭院新晴,楼台清晓。银烛光中,绣帘开处篆烟袅。

()

绮绣张筵。粉黛争妍。记六朝、旧数闺房秀,有长圆璧月,永新琼树,随步金莲。
不减丽华标韵,更能唱、想夫怜。认情通、色受缠绵处,似灵犀一点,吴蚕入茧,汉柳三眠。

()

柳阴荷锄归,豆荚未出土。呼儿夜饭牛,昨宵有微雨。

()

建议了亡补,归来谢驰驱。
除荒城南丘,有田十亩余。
满城车马喧,得此逃空虚。

()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
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
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

()

汉廷择日筑韩坛,绿诏连催觐帝关。
十乘元戎方叔贵,九天鸣鼓亚夫还。
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

()
焚香清坐对韦编,妙处悬知不可传。
三画分明寄玄旨,谁将修绠汲深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