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落日朗读

《落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日西风急,
空山客独惊。
夕云寒不动,
秋水暮多声。
粟厌周人饭,
莼思故国羹。
南飞有征雁,
羡尔羽毛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落日西下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离散之情的思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和轻盈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夕阳、山林、云彩和水声的描绘,以及对粟米和莼菜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落日西风急,空山客独惊。”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西风凛冽,寂静的山林中的行人感到孤寂和惊讶。

接着,“夕云寒不动,秋水暮多声。”这两句描述了夕阳下的云彩和水声。诗人用“夕云寒不动”表达了夕阳下云彩的凝固和寒冷,而“秋水暮多声”则形容了夕阳下秋水的波澜和声音。

接下来的两句“粟厌周人饭,莼思故国羹。”通过对粟米和莼菜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粟米代表了平凡的饭食,而莼菜则象征着故乡的美食,诗人在异乡生活中对故乡的羹汤思念不已。

最后两句“南飞有征雁,羡尔羽毛轻。”描绘了南飞的候鸟,诗人羡慕它们轻盈的羽毛,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轻松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同时,通过对粟米、莼菜和候鸟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烦恼和对故乡、自由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妄动远抛山,其如馁与寒。投人言去易,开口说贫难。

泽国云千片,湘江竹一竿。时明未忍别,犹待计穷看。

()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

劝君莫累黑山土,累得黑山竟何补。劝君莫勒燕然石,勒得燕然又何益。

百年岁月能几何,萤烛光中都瞬息。我今安得万丈梯,腾腾直上天街墀。

()

玉环妖血不飞天,化作芙蕖满眼前。
恰有六郎来比似,便哦七字斗清妍。
晓妆洗露汉宫女,晚步凌波水府仙。

()

虎婪馋,口嗒呷,夜入深山中,食人鸡与鸭。念此鸡鸭非野生,人家经年养育成。

重檐月黑遽搪突,抉笼咥之良可惊。十鸡宁满颐,百鸭不填口。

()

落叶西风过短墙,远林疏雨递微凉。三秋松菊乡园在,五夜关河客梦长。

世事了知棋一局,年华空负酒盈觞。与君欲学东山卧,十载君恩讵敢忘。

()

寒侵玉帐酒阑珊,铁甲重围意度闲。真命未应遭虎口,至亲犹解护龙颜。

一双白璧虽归楚,万丈朱光已满关。亚父不知仁义主,至今遗恨在人间。

()

春愁远。春梦乱。凤钗一股轻尘满。江烟白。江波碧。柳户清明,燕帘寒食。忆忆忆。莺声晓,箫声短。落花不许春拘管。新相识。休相失。翠陌吹衣,画楼横笛。得得得。

()

万山回合羽林军,山外旌旗望不分。
欲识圣人行在所,五云随处结龙文。

()
说著分飞百种猜。
泥人细数几时回。
风流可惯曾孤冷,怀抱如何得好开。
垂玉箸,下香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