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昭果寺。宋代。张耒。飘然乘兴游,殽酒笑俗具。僧居致野饭,草草亦有趣。山僧惯迎客,煮茗新泉注。岩花得春迟,晚秀见红素。萧萧野市井,人物自来去。溪光送孤舟,石色照素树。题名扫高壁,岁月记所遇。书罢迹已陈,出门犹反顾。
《饭昭果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昭果寺中的一番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飘然乘兴游,殽酒笑俗具。
我心情愉快地漫游,喝着美酒嘲笑世俗的礼仪。
僧居致野饭,草草亦有趣。
寺庙里的僧人煮着简单的野饭,虽然匆忙,但也别有一番趣味。
山僧惯迎客,煮茗新泉注。
山中的僧人习惯迎接客人,为他们煮茶,从新泉中取水。
岩花得春迟,晚秀见红素。
山岩上的花朵开得较晚,晚秋的美丽在红色和素白中展现。
萧萧野市井,人物自来去。
野外的市井声萧萧地传来,人们来来往往。
溪光送孤舟,石色照素树。
溪水的光芒照亮了孤舟,石头的颜色映照在素白的树上。
题名扫高壁,岁月记所遇。
我在高墙上题下了我的名字,岁月见证了我所经历的一切。
书罢迹已陈,出门犹反顾。
我写完了这首诗,留下了我的痕迹,出门时还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昭果寺的景色和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作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游玩于寺庙之中,嘲笑世俗的繁文缛节。他欣赏山中僧人的简朴生活,认为即使是草草的野饭也有趣味。诗中还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如晚秋的花朵和溪水中的舟影。最后,作者在高墙上题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了岁月见证的痕迹,但离开时仍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岁月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和自由心境的向往。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雍州曲三首 其三 大堤。南北朝。萧纲。宜城断中道,行旅亟留连。出妻工织素,妖姬惯数钱。炊雕留上客,贳酒逐神仙。
赠万益之。明代。李之世。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
慧林赋海棠。元代。赵秉文。君不见三郎花下吹觱栗,宁王搦管番绰拍。一声惊梦破华清,海棠顿觉无颜色。又不见百花潭北西郊路,醉里花仙觅奇句。觉来酒尽花已空,诗人不是无心赋。梨园富贵春萧瑟,空对画图三叹息。杜陵谁有补亡诗,坡仙诗中画更奇。君不见西园往日称繁雄,罗衣不复能春风。雄楼杰阁春色里,温馨淑气月明中。纤条袅袅春无力,犹绕空墙绊游客。不应折赠寄僧房,来与幽人慰岑寂。石门老衲僧中癯,鼻端苦觅香有无。何似东庵人散后,月斜疏影照跏趺。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九。南北朝。庾信。地境阶基远,天窗影迹深。碧玉成双树,空青为一林。鹄巢堪炼石,蜂房得煮金。汉武多骄慢,淮南不小心。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
晓起。元代。萨都剌。乌鸦哑哑霜树晴,纸窗泼眼春雪明。野人卧病睡方起,官街踏踏闻马行。矮窗小户坐终日,煮茶绕坐松风生。明朝呼儿刷骏马,出门一笑青天横。
送象州知州。明代。曹义。晓承恩命出皇州,棹发通津万里秋。浥露芙蓉迎去旆,经霜杨柳带离愁。云连五岭蛮烟合,夜度三湘瘴雨收。悬想象州民吏待,马蹄到处莫淹留。
春兴诗卷次韵四首 其二。魏晋。欧阳建。投机议论我君同,座上何须一点红。竟夕能为文字饮,似泥谁敢笑仙翁。
程氏馆灯下白菊花。宋代。陈普。灯前一阵玉胡蝶,火急教人网取看。乃是径中白甘菊,主人移入伴清寒。
夜看二星度,高会列群英。苍颜白发乌帽,风人古槐清。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且勿多酌我,未厌我狂醒。
金瓯启,银信喜,衮衣新。向来淮浙草木,隐隐有余声。闻说并阑沙语,感念石壕村事,倾耳发惊霆。举酒奉公寿,天意厚苍生。
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宋代。刘辰翁。夜看二星度,高会列群英。苍颜白发乌帽,风人古槐清。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且勿多酌我,未厌我狂醒。金瓯启,银信喜,衮衣新。向来淮浙草木,隐隐有余声。闻说并阑沙语,感念石壕村事,倾耳发惊霆。举酒奉公寿,天意厚苍生。
己未秋登城北楼。宋代。翁泳。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宋代。黎廷瑞。已是收枰敛手时,更堪牛起著残棋。露盘不解相如渴,桃实难充曼倩饥。吾末如何真已矣,是知不可复为之。令人长愧商山叟,四海清夷只茹芝。
浪淘沙 正月廿七闻雁忆云姜。清代。顾太清。别后数征邮。应到扬州。相思一日似三秋。恼煞雁行天上字,字字离愁。回首忆春游。花底句留。三分春又一分休。屈指海棠开日近,不见归舟。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八 槐院鸣琴。明代。林光。两株黄间一株青,任氏三槐又此庭。雷雨几番添秀气,丝桐聊尔写心经。浓阴匝地蝉声细,翠色浮烟鹤梦醒。能使智愚心尽死,指头宫徵最分明。
翦牡丹感怀。宋代。陆游。雨声点滴漏声残,短褐犹如二月寒。闭户自怜今伏老,联鞍谁记旧追欢?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翦牡丹。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
恭挽稼堂外叔舅五十韵。清代。周馨桂。天道不可知,为善安所望。呜呼外叔舅,典型今则亡。惟公诵清芬,家学传青箱。幼志殊群儿,幼学以病荒。洎乎弱冠时,沈思渺难量。穷经无岁月,所得务精详。锐能穿匕劄,微可穷毫芒。授徒苦昼短,篝灯幸夜长。鸡鸣读未已,偃息敢在床。精神耗盛年,喀血不自伤。神耗志益奋,身孱心弥强。吐辞摅蕴蓄,沈郁声琅琅。维昔辛丑年,文战谁雁行。特冠邑多士,材大期栋梁。癸卯膺鹗荐,铩羽未翱翔。庙堂储硕士,华国须文章。天如假公年,世岂弃圭璋。辛丑桂与公,驽骥同腾骧。蒹葭倚玉树,窃幸有辉光。追随十载中,有游必同航。所恨居处暂,萍踪同他乡。归来无他往,聚首时一堂。披豁遗俗物,儒修蕲颉颃。方期百载内,长此奉瓣香。藉公策我惰,庶几道可臧。讵知旧疾作,才偏与命妨。栖迟尚客路,二竖缠膏肓。赖得贤主人,高义郁中藏。不赀费不惜,但惜愿未偿。他乡我始归,闻命趋公旁。未及接晤晤,泪落已浪浪。况闻沈痛言,令我割愁肠。佳儿学未成,寿母哀难忘。目视不受含,吁嗟乎彼苍。平生历苦辛,所志唯显扬。自矢力虽惫,不得怯文场。双眼辣姜桂,孤骨淩风霜。性含满腔血,固存未许彰。接物多道气,智圆行则方。犹忆五月时,言志欣共商。叹我不谐俗,笑谓兼狷狂。谬许虽滋愧,谈心实非常。诚服夙师事,师资今茫茫。寒日风萧萧,送公归北邙。益觉此生浮,世事付徜徉。永念公所命,寸心自可将。仁人必有后,积善无馀殃。诺公我何恃,恃公可致祥。陈箧发手泽,笔墨流馀芳。神留公自在,卓哉文已昌。
游囊杂咏五首 其四 布裘。明代。胡应麟。清晨偶出山,一衲挂枯树。向晚白云深,蒙茸不知处。
送彦珍。宋代。王安石。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鹧鸪天·博山寺作。宋代。辛弃疾。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