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事十二首

岁暮书事十二首朗读

《岁暮书事十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卷尘沙白,
云垂雪意凝。
夜山时叫虎,
晚市早收灯。
园栗炮还美,
村醪醉不能。
三年官况味,
真是冷于冰。

中文译文:
风卷起尘沙,白茫茫一片,
云垂下雪花,意境凝结。
夜晚山中时有虎声咆哮,
晚市早早收摊,灯火渐熄灭。
园中的栗子炮声回荡,仍然美好,
村里的醪酒醉不醒。
三年的官场生涯,滋味真的冷若冰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岁末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风卷尘沙和云垂雪意呈现出冬天的寒冷和荒凉。这种自然景象与后面的人物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晚山中时有虎声咆哮,暗示着危险和不安定的环境。晚市早收灯,揭示了人们为了安全而提前结束日常活动的现象。

其次,诗中提到了园中的栗子炮声和村里的醪酒。园中的栗子炮声回荡,给人以喜庆和热闹的感觉,而村里的醪酒则暗示了人们的放纵和沉迷。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了三年的官况味,形容了作者在官场生涯中的冷漠和失望。这种冷若冰霜的感觉,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冷峻看法和对于权力的怀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对于权力的怀疑。同时,诗中的对比和意象也给人以深思,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露井梧桐凋,杳杳秋夜凉。眷言怀美人,展转何能当。

纤月挂西牗,微明照我床。皎皎琼树姿,寤寐如在傍。

()

楼上炎天冰雪生,高飞燕雀贺新成。碧窗宿雾濛濛湿,
朱栱浮云细细轻。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
汉魏周秦文武辈,惺惺使尽机谋。
限临都送北邙居。
绿杨草下,不记挂金鱼。
回首释迦离宝位,明明识破荣枯。
()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

瑶草不可折,良友不可别。握手出东门,商歌动凄切。

问君此别何当逢,异县去留安得同。锦江诸峰列烟雾,云日正射晴芙蓉。

()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凫。
胫短翅亦短,雌雄恋菰蒲。
()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

几度忘言话克宾,丛林音响许谁闻。
海山秋夜对孤月,应记北高峰顶云。

()

江流去朝宗,昼夜兹不舍。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圣达有由然,孰是无心者。一郡苟能化,百城岂云寡。

()

骏声华誉满留都,社稷苍生望不孤。八座早登南执法,三年兼考大司徒。

风传海甸鲸波息,石固台城鼠穴无。心是子年身范老,远从廊庙忆江湖。

()

青鸾解报仙郎信,红叶能传禁女情。东家把酒西家笑,只作春风过一生。

()
海国春初转,还开腊社筵。
世情回旧历,衰病入新年。
往事鸡声尽,闲愁柳色偏。
从兹复朝暮,苏晋浪逃禅。
()

飞鸿是处有遗踪,题破苍崖雾几重。枉把真形图五岳,难将奇句答三峰。

山臞未老身惭鹤,雪顶归来杖有龙。紫蕨黄精君记否,铁犁沟下旧村农。

()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
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

()
雨送行人上短篷,东君更借一帆风。
桃源春水半稿稳,锦谷清溪几曲通。
远岫天边凝晚碧,夕阳波面泛微红。
舟行又胜山行好,两岸芳菲一顾中。
()

披月访名山,雅具林壑癖。欢携崟崎人,茫鞋穿乱棘。

造化苦雕锼,皴疱诡裁织。穿凿已殊轨,卷然罕定式。

()
又拥双旌去守蒲,波从天上泛归舻。
青云慷慨逢辰早,白发逶迤事主孤。
薄宦多端非我素,清吟终日是君图。
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
()

登高怀远思依依,目断沧洲旧钓矶。城上两三声画角,天涯千万里斜晖。

烟抽绿草随洲转,风递轻烟贴水飞。到此自然堪下泪,不须啼鸟劝如归。

()

诘曲盘桓手共携,暮归了不记东西。初筵秩秩谈无底,厦屋渠渠醉似泥。

老貌白头愧青鬓,豪吟野鹜杂家鸡。相看一笑消长日,未信人间物易齐。

()
已是霜凝更雨温,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

雪冻霜封稍欲残,殷勤折向坐中看。绮疏深闭珠帘密,不遣花愁半点寒。

()

水亭傍午好追凉,白鸟飞来玉一双。脩竹似嫌炎暑近,并移清影过南窗。

()

雨前山寺移新竹,雨后新稍透屋长。却忆燕南两丛筱,便名医俗可能当。

()
万里澄空没点云。
素娥依旧驾冰轮。
自缘人意看承别,未必清辉减一分。
倾白堕,拥红裙。
()
鬓发斑然潘骑省,腰围瘦尽沈东阳。
茶瓯屡煮龙山白,酒椀希逢若下黄。
乌角巾边簪钿朵,红银杯面冻糖霜。
会须著意怜时物,看取年华不久芳。
()

束带连朝见督邮,簿书行役又经秋。缅思彭泽归来客,何事无人管去留。

()

年年泪向诗中洒,恶谶谁知竟属卿。情海几时惊一变,神山此去了三生。

遣函犹道将归速,灵药终难与命争。最是回肠不堪忆,飘风零雨落花声。

()

纷纷灵异变昏朝,阴火随波远自飘。龙藏函经连水府,蜃楼开市借云霄。

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沃焦。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

不有升沈感,浑忘出处难。生还自戎马,家食托渔竿。

复与软红约,思乘戴白欢。故山吾负汝,临发为重看。

()

暮雨廉纤似入梅,一春花月欠攀陪。草生后圃深三尺,也道身为县令来。

()

华构峥嵘倚碧霄,开筵潇洒聚英僚。衣沾翠霭天收雨,目送银山海上潮。

半日清欢浃觞咏,几番凉吹韵笙箫。醺酣老客依帡庇,归隐而今岂俟招。

()

石人生子便英灵,胎发未除先老成。不读五经并十史,一言才出万人惊。

()

榕阴绿满驿程边,驻马难寻旧圣贤。
只有好山横回野,不论朝暮带轻烟。

()

猎猎霜风拂袂斜,偶携僧裓入㟏岈。山蟠句曲横青霭,树自深岩上碧霞。

霄汉奎章藏鹫岭,人天法会忆龙华。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

欲往西湖未暇身,风光辜负少年春。三城渡口梅花发,两眼睁睁只送人。

()

吴人杀二子,畔成双吴钩。
吴王食赏令,不识钩中愁。
临钩呼二子,飞来父心头。

()

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飘飘何处凌波女,故故相迎马上郎。
寻谱谍,发诗囊。绝胜梅萼嫁冰霜。故山寒食依然在,句引东坡旅兴忙。

()
雒阳三月雨如烟,添得离人思黯然。
惆怅秦楼分凤侣,清灯寒月自年年。
()
君家诸子燕山盛。
去年两见门弧庆。
银蜡烧花,宝香熏烬。
晬盘珠玉还相映。
()

弦月初升玉漏微,箱牛辍轭织停机。莫言隔岁才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归。

()

年光逝若片帆轻,坐惜宵分到启明。客舍张灯浮太白,禁钟和漏隔华清。

摄提北斗中天运,太乙东宫吉日迎。身在词林无寸补,几陪鸳鹭听鸡声。

()

偶作彰州令,风烟满画栏。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

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

()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徒,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

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
退公求静独临川,扬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阁,数帆晴日海门船。
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绿似烟。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
()
久别依然似暂离。
当春携手凤城西。
碧云飘渺柳花飞。
一片心随流水远,四围山学翠眉低。
()

一鸟方北来,一鸟却东飞。
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
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

()

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
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
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

()

国门回首气葱葱,拜了君恩去意浓。故里华舟幸同载,邻邦嘉士喜相从。

高谈浃洽情无畛,新句纵横笔有锋。往往旁人多羡慕,主人况是郭林宗。

()

溪流五月净巾袍,有客冲炎泛小舠。水落岸痕留泡泡,周回野色通江皋。

阴繁绿筱凉堪爱,静泊青萍兴自高。醉入深萝寻古院,笑吹长笛奏云璈。

()

千骑东方皂盖从,云间才望旧人龙。金银佛寺游三竺,盐铁官衙寄万松。

送客湖头青嶂远,怀人天际碧云重。桃花树树长堤上,忆醉精蓝静夜钟。

()

非关长信别,讵是良人征。九重忽不见,万恨满心生。

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迥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

()
暝角传风远,昏帆到浦迟。
草犹矜晚翠,麦正及春饥。
客雁无留意,残云有去思。
浊醪不禁醉,聊藉晚风吹。
()
簿领官居小似船,清溪深处隐三年。
才华警敏恢牛刃,行李萧疏跨鹤仙。
罗渡分携虽有恨,西湖相见岂无缘。
殷勤记取临岐语,金玉精神更节宣。
()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歌。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
南北相看一岭分,长怀欲谒武夷君。
个中果隐神仙客,握手交谈迥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