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北》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述家乡古相州,
白麻风旨出狂酋。
中书尽出降元表,
北渡黄河衣锦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文天祥作为使者北上的情景。他自述了自己的家乡是古老的相州,而他则身负使命北上。诗中提到了白麻风旨,指的是白色的麻布旗帜,象征着抗元的军队。文天祥作为使者,带着中书(指朝廷的文书)前往北方,向元朝投降的官员递交表章。最后,他成功地渡过了黄河,穿着锦绣的衣裳游历北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作为抗元抵抗者的英勇形象。他自述了自己的家乡和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抗元的决心。诗中的白麻风旨和中书降元表,突出了文天祥作为使者的重要使命。最后,他成功地渡过黄河,衣着华丽地游历北方,显示了他的胆识和果断。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描写,展现了文天祥的英雄气概和抗争精神,给人以鼓舞和敬佩之情。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文天祥。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陌上桑。南北朝。王台卿。郁郁陌上桑,盈盈道旁女。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钱塘春感六首 其三。元代。王逢。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銮。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
送李廷晔令东莞兼柬邓香山 其一。明代。徐熥。初从北阙佩鸣珂,拥传遥从五岭过。官馔自今多海错,童谣强半是黎歌。广州旧甓寻陶侃,粤国荒台吊尉陀。只恐簿书能俗客,一封那肯问渔蓑。
杂句 其九。唐代。庞蕴。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维阳怀古。宋代。周述。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浮邱八景 其一 紫烟楼。明代。杨茂先。缥缈仙家十二楼,丹炉伏火紫烟浮。函关路隔知多少,真气浑如在上头。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满江红·斗帐高眠。清代。佚名。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旁观一首。清代。郑孝胥。当局固无觉,旁观亦自疑。难言天下变,未信老夫知。囊底智何在,周馀民偶遗。后清三百载,聊与彼苍期。
为知县谢实林题红梅 其二。明代。陈谟。逃禅染白能为黑,争似王家一剪红。忆共扬州何水部,醉吟身入綵霞中。
王司寇还自金陵寄讯四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长干一苇破江烟,瓜步千花照别筵。祖席衣冠高座寺,归装环佩大罗天。白牛驯扰金田下,玄鹤翱翔玉洞前。极目五城楼十二,不知何路向梯仙。
俞将军引。明代。郭真顺。将军开国之武臣,早附凤翼攀龙鳞。烟云惨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轮。前年领兵下南粤,眼底群雄尽流血。马蹄带得淮河冰,洒向江南作晴雪。潮阳僻在南海滨,十载不断干戈尘。客星移处万里外,天子亦念遐方民。将军高名迈千古,五千建儿猛如虎。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此时特奉明主恩,金印斗大龟龙纹。大开藩卫制方面,期以忠义酬明君。宣威布德民大悦,把菜一笠谁敢夺。黄犊春耕万陇云,氂龙夜卧千秋月。去岁壶阳戍守时,下车爱民如爱儿。壶山苍苍壶水碧,父老至今歌咏之。欲为将军纪勋绩,天家自有麒麟笔。愿属壶民歌太平,磨崖勒尽韩山石。
雪夜对月赋诗。宋代。朱淑真。一树梅花雪月间,梅清月皎雪光寒。看来表里俱清彻,酌酒吟诗兴尽宽。
鸱鸮。清代。佚名。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海阳十咏·棼丝瀑。唐代。刘禹锡。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莲叶观音恩禅师所藏同路宣叔赋。金朝。元德明。瑞相分明一叶中,华严性海共圆通。补陀自有丹青变,画史区区可得工。
赠范金卿其二。唐代。李白。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浮人少荡析。爱客多逢迎。游子睹嘉政。因之听颂声。
太史倚装待发连日枉顾话别恳恳无已叠韵奉简。清代。慧霖。北风江上来,寒月照野屋。荐士有昌黎,爱僧如郑谷。拟上北阙书,还对南山菊。花不受人怜,诗成招我读。临别重论文,夜游期炳烛。于意究云何,幽情畅未足。傥逢笑口开,无碍吟髭秃。行行重行行,为君歌一曲。
游南华。明代。何维柏。南华路口别多时,尚逐尘劳觉已非。野寺苍松虚鹤梦,洞门芳草待人归。传灯塔里留僧偈,说法堂前有佛衣。日暮肩舆独乘兴,昙花琪树正依依。
寓吴中西察院有怀。明代。苏仲。老年为客久侵寻,更到秋来恐不禁。官舍冷如僧舍冷,吴人音异粤人音。愁多岁月青天外,梦里江湖白发侵。烟雨一声南海雁,几人相问碧山岑。
西湖逢曹莘野二首(丁卯在金陵汪景纯旧馆,。明代。程嘉燧。樽前犹见古秦青,传似韩娥旧典型。千载伤心事何限,长流哀怨入青冥。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唐代。郑世翼。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舟中三君子诗 其二 篙。清代。俞樾。深山风雪炼奇才,入世偏工挽与推。指点教人深处去,支持出我险中来。
至灵谷寺简张观生。明代。邢昉。秋在何方见此间,入门秋色引心闲。偏因失路能游寺,每不逢人独看山。涧遇泉枯犹汩汩,松当飔发尽潺潺。为询屡宿山中客,几夜涛声共一关。
补斋嘲予酒酸和韵荅之。明代。夏良胜。谩说春霞醉风力,海棠睡倒倚墙梢。却知宰辅无滋味,酽醋从来是故交。
哭德和伯氏六首。宋代。林景熙。棣陨双葩泪洒红,百年已短更匆匆。祗今风雪栖栖景,地老天荒一个鸿。
平山道上。清代。陈奕禧。暖日晴风弄远晖,好山嘉树绿成围。唤回僧梦蒲牢响,点破溪烟属玉飞。麦陇近秋垂穗熟,鱼梁向晚得鲜归。何人解作诛茅计,莫叹桃源客到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