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得头陀

寄无得头陀朗读

《寄无得头陀》是唐代贾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腊今应三十余,
不离树下冢间居。
貌堪良匠抽毫写,
行称高僧续传书。
落涧水声来远远,
当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门里,
心每相亲迹且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无得头陀的生活和心境。无得头陀是指一位没有得到头陀(佛教僧人)称号的人,他在夏天和冬天都居住在树下的墓地旁边。他的外貌像是由一位精湛的工匠细心描绘而成,他的行为被誉为高僧的续传。在他居住的地方,可以听到远处溪水的声音,可以看到空中明亮的月光。他只穿着白衣,住在青门里,他的内心与世无争,与人疏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无得头陀的生活和心态。诗人通过对无得头陀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无得头陀选择在墓地旁边居住,显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的外貌被形容得像是艺术家的杰作,显示了他的精神和内在的美。他的行为被赞誉为高僧的续传,说明他的修行和慈悲之心。诗中的溪水声和月色,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与无得头陀内心的宁静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无得头陀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心境,他只在青门里穿着白衣,与世无争,内心与人疏远。整首诗词通过对无得头陀的描写,传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贾岛朗读
()

猜你喜欢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
()
平生乐行役,不耐常闭户。
今朝新雨霁,一笑整巾屦。
青猿导幽蹊,春草伴微步。
虽云尊酒薄,蔬果亦略具。
()
归老心常逸,新寒体亦康。
幸当农事隙,稍治旧园荒。
翦辟西山出,萦回北径长。
作栏扶弱蔓,换土植孤芳。
()

入窗才一缕,满室便氲然。任使频舒卷,山僧自稳眠。

()
月标元巳乐嘉辰,兴庆烟波涨晓津。
宴集幸联台衮坐,风流仍继禊堂春。
兰亭事古成遗迹,华萼楼空委路尘。
歌吹满舡花夹岸,酒帘无处不留人。
()

潇洒抽簪出凤楼,春风人上木兰舟。一编青史垂行橐,十载红尘浣素裘。

去日莺花怜满目,到时江雨漫回头。长安老友无多在,在马兰台尚滞留。

()

亭上三峰臂五湖,皇华人到此躇蹰。
乡民看取黄龙节,郡吏听宣赤凤书。
南下威如霜落后,抚边恩似雨来初。

()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

名山登览意舒徐,不觉留连七日馀。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閒阅翰林书。

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方外高风敦薄俗,同年感激更何如?

()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