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人及半山诗

读唐人及半山诗朗读

《读唐人及半山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唐人和半山两种不同风格的诗歌的欣赏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分唐人与半山,
无端横欲割诗坛。
半山便遣能参透,
犹有唐人是一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人和半山两种不同的诗风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风格的诗歌的看法。诗中的“唐人”指的是唐代的诗人,而“半山”则代表了一种新兴的诗风。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将这两种风格进行刻意的分割,因为诗歌的世界应该是开放和包容的。

诗中的“无端横欲割诗坛”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些人刻意将唐人和半山两种风格进行对立和分割的不满。作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半山派的诗人同样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表达了作者对半山派诗人的赞赏。作者认为,半山派的诗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才华。然而,作者也提到,唐人的诗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点和标杆,不能被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不同诗风的包容和欣赏之情。作者认为,诗歌的世界应该是多元的,不应该将不同的风格进行对立和分割。同时,作者也肯定了半山派诗人的才华和独特性,但也提醒人们不能忽视唐人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

背起茅堂曲径通,故人连喜一尊同。闭门十日惊新雨,下榻千年愧古风。

芸几近窗山翠湿,竹篱遮院市尘空。巢居莫忘论心处,多少泥涂叹转蓬。

()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

年光陌上发,香辇禁中游。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

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百年同是行人,酒乡独有归休地。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力士铛头,舒州杓畔,不妨游戏。算为狂为隐,非狂非隐,人谁解,先生意。莫笑糊涂老眼,几回看、红轮西坠。一杯到手,人间万事,俱然少味。范蠡张良,尽他惊怪,陈抟贪睡。且陶陶兀兀,今朝醉了,更明朝醉。

()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

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
宫烛奔忙下玉除,晨曦拂掠丽储胥。
东西班动云开合,警跸声来电卷舒。
隆准衣裳红一点,御香烟雾碧千庐。
勋华二圣天齐寿,亚岁年年贺帝居。
()

青山野水各栖迟,世乱相逢喜复悲。地似新亭馀草莽,心随落日向天涯。

尊前雨气侵高堞,原上秋风吊古祠。白首壮怀消已尽,谁家明月夜吹篪。

()

侵晨贪睡身慵起,入夜防风户不开。得暇图书时展览,无聊亭榭独徘徊。

赞幽耽僻何人到,踏雪看花有客来。自古诗人都爱酒,小园觞咏尽追陪。

()

山中之椿何苍苍,托根千仞倚朝阳。老干撑霄绿叶长,春来繁华飘天香,扶桑日出映祥光。

映祥光,猗椿之寿寿无疆,谁其似之德公庞。

()

籀文漫减藓花残,胆怯旁人不敢看。
飞去暗防风雨夜,握来光射斗牛寒。
曾成歃血诸侯约,肯受无鱼下客弹。

()

短发行秋郭,尘沙记旧禅。
长天依片鸟,远树入孤烟。
野旷寒沙外,江深细雨前。

()
松竹深围屋,□莲賸种鱼。
所愁宾客少,不问稻粱余。
尽日□相语,盈门手自书。
吾儿有名字,万事听何如。
()

十五神鳌戴白云,三山长揖魏元君。不须远问灵飞箓,玉佩金珰尽秘文。

()
楼上风光都占断。
楼下风光,还许诗人管。
管领风光谁是伴。
一堤杨柳开青眼。
()

着有着无总难通,两下俱捐又落空。无有兼资终是幻,执中方可合神功。

()

春色何堪问,开尊是别筵。中原送二子,北斗散高天。

蓟日愁难缓,吴歌泪与传。千山分马首,那忍遂扬鞭。

()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

片片归林鸟,微微出寺钟。僧门掩秋色,明月挂高松。

()
这情怀、怎生消遣。
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
君试看。
()

罗田众山中,七岩独高秀。经营将半载,宿愿始得副。

缘云攀鸟道,十步九

()

锯牙钩爪利如锋,一啸寒生万壑风。徒手搏来羊犬缚,虎雄争似虎臣雄。

()

忆向山中看白云,画图披拂思氤氲。仙家远在空青外,一榻何时许见分。

()

褰帷问俗驻鱼邱,父老攀车顉故侯。雉堞嶙峋遗烈远,棠阴蔽芾去思留。

秋风凄恻飞红叶,落日悲鸣骋紫骝。惆怅残碑沦旧迹,寒烟衰草漫凝眸。

()
独骑箕尾去凌虚,枉驾追锋作召车。
衣褐谁陈定羌册,汗青犹载立储书。
春风泽国吟笺冷,夜雨溪堂燕豆疏。
曾向江湖握君手,相从朝路一华胥。
()

把臂欣逢旧饮徒,携茶花底听吴歈。难甘茉莉为莲胜,暂署苹婆作荔奴。

向月吹弹铿碎玉,入云歌字贯明珠。帘间定有中丞按,布鼓雷门许过无。

()

紫坛望灵,翠幕伫神。率天奉贽,罄地来宾。神贶并介,泯祗合祉。

恭昭鉴享,肃光孝祀。威蔼四灵,洞曜三光。皇德全被,大礼流昌。

()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

北风哭夜星辰寒,竹篱敲戛鸣琅玕。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冻合鱼龙乾。

嘅然忆归几千里,长江大山交屈蟠。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

()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骎骎更右军。
浑余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