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亭韩木二首。宋代。杨万里。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後两般看。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题韩亭韩木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笑为先生一问天,
身前身后两般看。
亭前树子关何事,
也得天公赐姓韩。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诗人看到了一个名叫韩木的人站在韩亭前,他笑着向上天询问问题。诗人观察到韩木的身前和身后的表情截然不同,似乎有着两种不同的心情。诗人好奇地问亭前的树木:“你知道韩木为何事而来吗?”最后,诗人得出结论,认为韩木之所以能够得到天公的赐姓韩,可能与他的行为和态度有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笑着向上天询问问题的人,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诗中的韩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上天对话,他的笑容和表情似乎暗示着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观察韩木的身前和身后的表情差异,表达了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和复杂性。最后,诗人提到韩木得到了天公的赐姓韩,这可能是在暗示韩木的行为和态度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启发,让人思考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立春。宋代。晁公溯。我立伫立望晴空,目极苍茫万壑中。树色昏昏酣霁雾,江纹细细织柔风。一行殊俗犹为吏,三揖今年拟送穷。闻道东田耕帝藉,惭无赋奏大明宫。
海阳十咏。双溪。唐代。刘禹锡。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李副使之江浙。元代。卢琦。持节方临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翠榕秋霁碧天远,红叶风微粉署新。沙路有人迎棨戟,吴山回首近星辰。东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属使臣。
哭三江宫傅 其二。明代。林俊。匪石心还壮,如虹气渐微。别来黄鹄伴,赋得紫芝归。凤阁传遗表,麟袍感故衣。祝天酬百顺,烟水欠鱼矶。
玉楼春。金朝。元好问。烟炉不断胜金兽。香雾入帘波影皱。秋堂锦度艳仙,不惜醉□□舞袖。繁弦脆管春风□。娇媚如花轻似絮。劝君须尽眼前欢,酌酒十分千百岁
谁道盆池有许宽,荷花着雨溢清寒。风前两两如相语,水面亭亭自可观。
大世几同黄阁赏,化工宁费绛绡攒。烦襟五月何由涤,香露淋漓泻玉盘。
内阁二瓷缸乃宪庙所赐种莲者三年不开已今年盛开因赋二首纪事 其一。明代。徐溥。谁道盆池有许宽,荷花着雨溢清寒。风前两两如相语,水面亭亭自可观。大世几同黄阁赏,化工宁费绛绡攒。烦襟五月何由涤,香露淋漓泻玉盘。
甘露寺。清代。冒椿。古寺危城外,高冈大海滨。塔攒千叠翠,楼纳一江春。钟磬声犹昔,孙刘迹已陈。废兴怀往事,闲话共樵人。
酹江月。元代。侯善渊。无形道体,运阳光、密布通微恢鄂。炫惚昏衢烹浩气,冲塞英华盈落。莹日千寻,清风万里,显焕神光烁。夷门羽化,太玄一派灵廓。孤然脱洒无双,於中清净,不许纤尘著。养就胎仙神貌雪,出入无间绰约。紫府游行,瑶宫饮宴,赐我逍遥乐。金童捧盏,妙音引上龙阁。
题乌冈别墅。明代。吴与弼。乌冈元与柘冈连,卜得幽栖慨昔贤。栋宇漫题新岁月,烟霞仍是旧林泉。高山仰止从吾好,明德惟馨自古然。勿药会须乘兴去,为君细和武夷篇。
李悦夫刘文潜坐上醉归作。宋代。晁公溯。将老尚逐食,相逢聊举觞。贫非原宪病,酒发次公狂。未至世臣国,先登君子堂。谁能更拘束,短发已沧浪。
从军行六首 其四。明代。王慎中。略地欲将青海邻,新开边境更名秦。风沙塞上埋芳骨,红粉楼中忆远人。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三。明代。王渐逵。万顷烟波杳洞庭,岳阳楼上敞虚冥。扁舟何日遥相过,共看君山一点青。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唐代。刘氏云。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蔼蔼浮云飞。浮云遮却阳关道,向晚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