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景有叹二首。宋代。杨万里。只争一水是江淮,日暮风高云不开。白鹭倦飞波政阔,都从淮上过江来。
《江天暮景有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江天暮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只争一水是江淮,
日暮风高云不开。
白鹭倦飞波政阔,
都从淮上过江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天暮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淮之水的壮丽和风云变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只争一水是江淮”,表达了诗人对江淮之水的珍视和认同。江淮之水是中国南北交汇的重要河流,诗人以此来象征人生的道路,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处境。
第二句“日暮风高云不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风高云密的景象也给人一种压抑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叹。
第三句“白鹭倦飞波政阔”,描绘了白鹭疲倦地飞翔在宽阔的江面上的景象。白鹭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鸟类,它们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白鹭的疲倦,暗示了人们在追求自由和理想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疲惫和困顿。
最后一句“都从淮上过江来”,表达了人们从淮河上游过江来的景象。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更好的境遇和机遇,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积极寻找出路。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天暮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行饭至新塘夜归。宋代。陆游。门前徙倚尚余霞,湖上归来月满沙。云湿一声新到雁,林昏数点後栖鸦。凄迷篱落开寒菊,郑重比邻设夜茶。早议挂冠君会否?暮年心念不容差。
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阴壑生暗雾。飞泉注。气入闲尊俎。
快风度。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惟有蝉声助冷语。惊寤。飞云来献凉雨。
隔浦莲。宋代。史达祖。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阴壑生暗雾。飞泉注。气入闲尊俎。快风度。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惟有蝉声助冷语。惊寤。飞云来献凉雨。
由郧江抵均州即事 其三。明代。王世贞。大石奋攫狮王身,小石槎牙不可驯。若令水清能见底,更有眠虬愁杀人。
秋日有怀徐仲裕 其三。元代。乃贤。老兄多病更多愁,秪恐今年已白头。镫下裁书心独苦,更怜有妹在衢州。
大庾岭。清代。胡承珙。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
浣溪沙。宋代。晏几道。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落英飞絮冶游天。南陌暖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赏心多是酒中仙。
丙子重九戏题。明代。祝允明。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万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独看雨重阳。
题廖贞女卷。明代。戚继光。昔读卫姬传,今征廖女辞。乘龙不可待,别鹤动成悲。操拟冰霜在,心应天地知。行看紫泥下,千古照门楣。
梁雅乐歌六首 其八 諴雅。南北朝。沈约。我有明德,馨非稷黍。牲玉孔备,嘉荐惟旅。金悬宿设,和乐具举。礼达幽明,敬行尊俎。钟鼓云送,遐福是与。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二。宋代。李之仪。东囤扫场方暂歇,插秧车水又相催。衰年乐得身强健,常愿南山到眼来。
司中司命五首。清代。佚名。我诚既洁,我豆既岂。神来降斯,有俨其容。荐此嘉币,肃肃雍雍。何以侑之,于乐鼓钟。
醉花阴。宋代。杨无咎。淋漓尽日黄梅雨。断送春光暮。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扑人飞絮浑无数。总是添愁绪。回首问春风,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
谒金门·风雨後。宋代。黄机。风雨後。枝上绿肥红瘦。乐事参差团不就。一春如病酒。楼外暖烟杨柳。忆得年时携手。燕子双双来未久。颇知人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