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澹庵先生辞工部侍郎答诏不允二首

跋澹庵先生辞工部侍郎答诏不允二首朗读

《跋澹庵先生辞工部侍郎答诏不允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卧崖州二十年,
黑头去国白头还。
身居紫禁莺花里,
心在青原水石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万里在崖州高卧二十年的经历。他在年轻时离开故乡,经历了漂泊和辛劳,如今已经年老,白发苍苍,却依然怀念着故乡的山水之美。尽管他身居皇宫之中,但他的心灵却一直留在故乡的自然景观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万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高卧崖州二十年"表明了他在崖州的居住时间之长,也暗示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辛劳。"黑头去国白头还"则表达了他年轻时离开故乡的决心和执着,以及如今年老时对故乡的渴望和归属感。

诗中的"身居紫禁莺花里,心在青原水石间"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想的分离。他身处皇宫之中,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内心却一直留恋着故乡的自然风光。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使得他的心灵始终与故乡的水石山林相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暮春天气,莺老燕子忙如织。间嫩叶题诗哨梅小,乍遍水、新萍圆碧。初牡丹谢了,秋千搭起,垂杨暗锁深深陌。暖风轻,尽日闲把、榆钱乱掷。
恨寂寂。芳容衰减,顿欹玳枕困无力。为少年、狂荡恩情薄,尚未有、归来消息。想当初、凤侣鸳俦,唤作平生,更不轻离拆。倚朱扉,泪眼滴损、红绡数尺。

()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

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

车辙长多长者临,相过肯笑席门深。
寒暄固有三分话,臭味还倾一寸心。
客至自应闲不厌,年来寖觉老难禁。

()

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绝怜近市无尘到,曾是寻僧竟日留。

满地绿阴谁结夏,拥篱黄叶更宜秋。玉泉清冽应无恙,凭仗山厨设茗瓯。

()

名利能生诈,人心各自良。常因徇理处,迸起护情方。

泉石能降习,烟霞别有长。曾随寒涧水,一鉴得参商。

()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
投老縻身薄领间,却因马上得偷闲。
兼旬敢恨常为客,一饭何曾不对山。
铜镜无情欺白发,霜风有力散酡颜。
今宵要看浮桥月,尽放征騑晚入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