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朗读

诗词:《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东吴秋令迟,
得雨亦良悦。
中庭有流萤,
烈风吹不灭。

披衣起坐久,
鼓角参差发。
西成虽作劳,
农事亦渐歇。

老怯岁律残,
俛仰忽九月。
蟋蟀鸣壁间,
媿汝知时节。

中文译文:
东吴的秋天来得晚,
即使下雨也令人愉悦。
庭院中有萤火虫,
猛烈的风也吹不灭它。

我穿上衣服久久地坐着,
鼓声和角声交替传来。
虽然西边的庄稼需劳作,
农事也逐渐停歇。

我年老了,对岁月的律动感到畏惧,
低头仰望,突然九月已至。
蟋蟀在墙间鸣叫,
我为自己不知晓时节而感到惭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暮秋夜晚起坐之后写的。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慨为主线,通过描绘东吴地区晚到的秋天和令人愉悦的雨水,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流萤在烈风中依然闪烁,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品质。

诗人坐着久久不动,倾听着鼓声和角声,这或许代表了他对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声音的敏感和关注。诗中提到农事渐歇,表明农耕劳作已经进入秋季的收尾阶段,人们开始减少劳作并享受丰收的成果。

诗人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感到忧虑,他感叹时间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敬畏。蟋蟀的鸣叫在夜晚传来,诗人因为自己对时间的不敏感而感到惭愧,这可能是他对自己在岁月中逐渐迷失的反思。

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现了陆游对秋天的热爱和对岁月变迁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之脆弱的感慨。同时,诗中还暗含了对个人身份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社会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突屼孤城古渡头,苍茫独立浪花浮。南通沙岸冈山域,北锁潮门鹿耳湫。

一片閒云奔石磴,三更冷月照岑楼。百年敷化波涛息,陈迹空馀供溯游。

()

霜落五原树,边城朔吹哀。乱泉随地出,孤鸟向人来。

汉节萧关道,唐宗灵武台。山川自莽苍,立马一徘徊。

()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日长闲自理瑶琴。

()

蓬门来访碧山秋,别久相逢放更幽。红叶隐镫疏雨乱,白云堆榻晚风留。

自埋书剑新篁寺,谁倚琴樽旧画楼。料得百花洲畔月,年年长照水空流。

()

无端樱笋又逢时,绿树閒窗感别离。苦忆客来慵诣客,惯寻诗思懒吟诗。

疏慵自拟嵇中散,泉石君怜顾凯之。堪笑两人徒老大,山林朝市尚迟疑。

()

一旌西下叩春冥,雨泣烟霏倘可云。有子亭亭紫云盖,斯人黯黯暮山雯。

多闻治乱今谁在,迸入歌呼梦亦纷。大局仓皇天地隔,不宜此去更相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