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东山容老索月谷幽赏诗幽赏梅。宋代。陆游。人间底处无明月,只要青山为发挥。林里枝寒无鹊立,水边路白有僧归。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所作,题为《长溪东山容老索月谷幽赏诗幽赏梅》。下面是我的分析和译文:
诗词中的描述表达了陆游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他说在人世间底处无明月,意味着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难看到明亮的月光。然而,他认为只要有青山作为背景,就可以进行发挥和创造。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和恒久,给人以灵感和启示。
诗中提到林中寒枝上没有鹊鸟停驻,水边的路上有僧侣归来,这些细节描绘了景色的静谧和幽静。林中的寒枝没有鹊鸟停留,可能暗示了孤寂和寂寞的意象。水边的路上有僧侣归来,暗示着在这样的幽静环境中修行和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人间底处无明月,
只要青山为发挥。
林里枝寒无鹊立,
水边路白有僧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陆游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在世间的喧嚣中,很难看到明亮的月光,但只要有青山作为背景,就有了发挥和创造的空间。这种观点反映了陆游追求清净和自由的心态,他将自然界的美景作为自己创作和思考的源泉。
诗中的林中寒枝没有鹊鸟停留,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情感。而水边的路上有僧侣归来,暗示了在这样的幽静环境中修行和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些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感悟相呼应,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陆游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他以青山为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合,展示了对寂静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仰和赞美。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现了陆游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送韦城李少府。唐代。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唐代。方干。芸香署里从容步,阳羡山中啸傲情。竿底紫鳞输钓伴,花边白犬吠流莺。长潭五月含冰气,孤桧中宵学雨声。便泛扁舟应未得,鸱夷弃相始垂名。
春女行。唐代。王翰。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著春衣。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今日皆成狐兔尘。
溪庵十首。宋代。刘克庄。自有身来即有愁,谁能身外出神游。西方佛比于泡影,南面王输与髑髅。儒运金椎尤可笑,{内隹外鬼}为石椁更何忧。曹瞒遗令空悲慨,铜雀台荒邺水流。
梅州喜晤梁辑五光禄。清代。丘逢甲。剪烛寒窗夜论文,愁来豪气尚干云。平生最爱颜光禄,刊落山王咏五君。
山行 其四。明代。朱诚泳。上方台殿锁烟霞,石磴萦纡路转赊。啼鸟无声僧入定,半岩风落紫藤花。
瑞鹤仙。金朝。长筌子。岁华如转辇,叹世路忙忙,何日知足。锥刀竞蛮触。这浮名浮利,少荣多辱。谁能寡欲。解恬淡、天之美禄。把尘缘一旦纷飞,回首退藏岩谷。清福。松间步月,石上眠云,性如麋鹿。高歌一曲。闲吟罢,布棋局。听猿啼鹤唳,水绿山青,篱外风敲瘦玉。这真欢,夸古腾今,几人继续。
老将。清代。周振采。百战沙场功未酬,偏裨年少早封侯。敌人俯首惊无恙,法吏吹毛对若仇。老马蹑云偏伏枥,苍鹰羁旋欲腾韝。请看猿臂终强健,射虎南山气尚遒。
次王本中灯夕观梅。元代。萨都剌。翠禽偷梦出南园,绰约冰姿傍绿尊。冰镜玉钗浮翠影,风帘银烛照妆痕。粉香微润无人见,素质多寒藉酒温。不似海棠春睡去,西楼月落已黄昏。
溪南大雪示常子正。宋代。朱翌。王者有德琪树生,兵马欲洗银瓮出。天将以宝奠中原,何用真如传恍惚。沙寒汀冷鹭啄冰,藻暖饵香鱼近罾。梅花抱蕊不肯吐,敛衽且让天花升。朱门歌呼正围妓,江上猎围飞铁骑。惟有书生无所为,下帷煮茗候汤沸。
湖州道中。元代。韩奕。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登陵阳云山阁寄上吴尹。宋代。文同。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一剪梅。清代。赵我佩。目断天涯去路幽。芳草沙洲。斜月蘋洲。相思情比柳丝柔。半锁春愁。半锁离愁。倒卷犀帘上玉钩。闲倚楼头。闷倚楼头。片帆影里水悠悠。朝盼归舟。暮盼归舟。
游石碣山作。清代。成鹫。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楼城叙别。唐代。牟融。故人为客上神州,倾盖相逢感昔游。屈指年华嗟远别,对床风雨话离愁。清樽不负花前约,白发惊看镜里秋。此际那堪重分手,绿波芳草暂停舟。
寄周昭礼。宋代。赵蕃。都城饮别四年余,寥阔无因问起居。闻道客游犹往昔,不知生理比何如。谩从诗卷追还往,肯向书筒计密疏。折得梅花睇江水,驿程千万渺愁予。
怀惭。元代。方回。逃生何处可茅庵,城市山林总不堪。人莫我知姑用六,今非昔比更缄三。擘麟行酒海深浅,系雁传书天北南。数月儿曹尽饥瘦,无能衰叟但怀惭。
风雨驴上三首 其一。明代。蓝智。风雨南山跨蹇驴,清溪走访野人居。林花未落须沽酒,春水初生好钓鱼。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 其五。宋代。李之仪。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哭孟子乾行人三首 其三。明代。孙绪。乘时狐鼠日凭凌,欲借朱云剑未能。独抗皂囊辉白日,肯将素履负青灯。乾坤回首成今古,陵谷何心自废兴。录荫共怜新上舍,踽凉谁念老中丞。
与金冕言诗。元代。张昱。天然秋水出芙蓉,造物何言与用工?风雅遗音自鸣凤,齐梁馀习尽雕虫。性情敦厚思方到,句法雍容律始同。沈宋后来俱作者,几何人辨四声中?
春宫怨。唐代。周朴。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送王涣之彦舟。宋代。米芾。集英春殿鸣鞘歇,神武天临光下澈。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尪鸱那一顾。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
薄倖 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叠前韵。清代。陈维崧。风筝脱线。向水驿、山程绕遍。笑十载、求仙任侠,只有金丹难转。又那知、旧侣重逢,凄凉似阅秋风扇。论红绢前情,青衫少日,曾订厚盟深眷。且与作、开元话,声渐紧、四条弦慢。算年来尔我,行藏略似,交情直比春山远。酒槽珠溅。向当垆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惹他一笑,榴齿临风微绽。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 胡芦沼。宋代。韦骧。沼有胡芦状,成非疏凿功。霄澄星月影,彷佛似壶中。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元代。方回。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听曹道士弹琴二首 其二。宋代。谢薖。小窗疏箔列仙家,弹尽遗音晚景斜。贺老当年定场屋,虚将妙曲付琵琶。
苏幕遮 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水。元代。潜真子。一阳生,当复卦。子后披衣,握回端然坐。玄牝驱驰冲顶过。一撞三关,始觉工夫大。木铅浆,金汞火。水火之中,有个婴儿卧。漏永中宵星斗磨。唯指天罡,莫遣交差错。
曲江值雪同家兄舍弟。明代。区大相。急雪孤城下,同云万里长。客情犹故国,春色渐他乡。冷气开炎峤,流光艳早阳。纷纷何所拟,诸谢有歌章。
塞上曲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昨夜天书下紫宸,赐衣分散玉门春。破胡只用飞三箭,绝幕休教放只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