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蔬。宋代。陆游。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处处移蔬乘小雨,时时拾砾绕颓垣。江乡地暖根常茂,旱岁虫生叶未繁。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
《种蔬》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老翁在年老之后仍然从事种菜的乐趣和生活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翁老去尚何言,
除却翻书即灌园。
处处移蔬乘小雨,
时时拾砾绕颓垣。
江乡地暖根常茂,
旱岁虫生叶未繁。
四壁愈空冬祭近,
更催稚子牧鸡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农民在晚年仍然对种植蔬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放下了翻阅书籍的爱好,专心致志地从事园艺种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小雨,他就会移动蔬菜的位置,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他也会时常捡拾园中的碎石,围绕着摇摇欲坠的园墙。因为江乡的土地气候温暖,植物的根系总是茂盛生长,即使在旱季里虫害滋生,植物的叶子仍然没有茂盛起来。在冬天即将来临之际,四周的墙壁变得更加空旷,老翁更加急迫地要为稚子照料好鸡和猪。
赏析:
《种蔬》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农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农耕劳动的热爱和坚持。诗人通过对老翁的日常事务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植物生长的关注。老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他不仅在雨天移动蔬菜、拾砾,还要照料家中的牲畜,为家人过冬做准备。
诗中的意象生动具体,通过描写细节展现了农耕劳作的辛勤和细致,以及老翁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劳作精神和传统农耕文化的歌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平凡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为背景,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描绘老翁的种菜经历,诗人表达了对劳动的赞颂和对生活的理解。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农耕文化的关注,赋予了农民和农耕劳动以崇高的意义,弘扬了劳动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陈绎越州从事。宋代。梅尧臣。母夫人老母兄黜,夫人从尔之会稽。恐伤尔心不敢泣,春岗细雨闻竹鸡。时亦藏泪未出脸,奈何相与头倾低。诚知就禄非获己,应欲退耕无旧畦。
七十自寿 其四。清代。林纾。总角知交两托孤,凄凉身正在穷途。当时一诺凭吾胆,今日双雏竟有须。教养兼资天所命,解推不吝我非愚。人生交友缘何事?忍作炎凉小丈夫!
一叶落。清代。张玉珍。紫燕语。春将去。小楼此际甚情绪。卷帘复下帘,帘前吹香絮。吹香絮。数点黄昏雨。
清平乐 秋夕有感。清代。庄盘珠。暝烟欲上。虫在篱根响。几许乱鸦风底飏。笛冷残秋门巷。柳梢一个明星。阑干短倚长凭。若要心儿不转,除非没有黄昏。
无物。元代。方回。一屋无他物,荒山此僻居。小儿差类我,老马最怜渠。久绝樽中酒,空堆架上书。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二。宋代。谢逸。东府文虽下,西津艇未横。莫愁官长骂,且伴老夫行。饮酒旧无敌,能诗新有声。此樽谁可使,待倩许飞琼。
吴纯叔挽词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年少推江左,才高妒洛阳。向晨星落落,叹逝水茫茫。座为亡琴冷,苔因断履荒。楚魂招不返,谁与擅词场。
圣号雅二篇。宋代。赵湘。天下既平,狄人既庭。其棘匪劳,神圣以宁。无乱斯聪,无惑斯明。衣裳自垂,冕旒是凝。
惜黄花。宋代。宋先生。天机大道。达者稀少。运戊已、龙蟠更虎绕。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间木金、坎离颠倒。阳全阴尽,形容不老。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去朝元、七祖都了。
汉宫春。唐代。无名氏。梅萼知春,见南枝向暖,一朵初芳。冰清玉丽,自然赋得幽香。烟庭水榭,更无花、争染春光。休谩说、桃夭杏冶,年年蝶闹蜂忙。立马伫、凝情久,念美人自别,鳞羽茫茫。临岐记伊,尚带宿酒残妆。云疏雨阔,怎知人、千里思量。除是托、多情驿使,殷勤折寄仙乡。
閒书。元代。刘秉忠。千里家山入寸眸,碧天无际月横钩。书成得得秋风夜,一线微鸿独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