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

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朗读

《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农业和农具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欧阳公谱西都花,
蔡公亦记北苑茶。
农功最大置不录,
如弃六艺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
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
农器名数方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
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
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
坐使末俗惭浮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农业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和对农具传承的呼吁。诗中提到了欧阳公和蔡公,分别谱写了西都花和北苑茶的谱册,强调他们都注重记录和传承各自领域的知识。然而,农业的重要贡献却没有被记录下来,就像放弃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只崇尚百家学问一样。

接着,诗中提到了曾侯谱写农器谱,读到这里,作者深感惋惜。曾侯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农氏的后代,他奋笔疾书,记录了许多农业工具和种植作物的知识。儋州是指海南岛的旧称,读完农器谱后,作者深感惋惜,暗示现在的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已经不如曾侯那般。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决心。他希望有人能够继续曾侯的脚步,继续记录农业知识,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他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农业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者自己现年八十,回到家中抱起农具,充满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农业学问的珍视和对现代浮华社会的反思。他认为神农的学问是不可废弃的,而现代社会的追求浮华的风气应该受到惩罚。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农业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呼吁人们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浮华和功利主义提出了批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我已飘零后。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

忽见横枝近水开。香逐风来。惜花人在花深处,倚绿筠、几度徘徊。

前身明月是,应伴寒梅。

()

一径幽香。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

才雪后,乍芬芳。尽无语持觞。向夜阑、巡檐索句,特费思量。

()

成祖昔定都,乃省兹山阳。群山自天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

羽林十二应星文,直宿周庐向夜分。阵识风云才自裕,身依日月志弥勤。

鹰扬早领熊罴士,虎拜常参鹓鹭群。办得丹心捧宸极,时清莫漫羡奇勋。

()

亦知非故土,扶杖且登楼。落日万古色,长江千里秋。

浮云蔽楚望,朔气老边州。无限关心事,凭栏起暮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