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兴。宋代。陆游。去去历山寸,行行并庙垣。湍流鱠鱼小,仄径鮓花繁。白鹭飞如导,青萝险可扪。归途不寂寞,迎笑有诸孙。
诗词:《野兴》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去去历山寸,
行行并庙垣。
湍流鱠鱼小,
仄径鮓花繁。
白鹭飞如导,
青萝险可扪。
归途不寂寞,
迎笑有诸孙。
这首诗词《野兴》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作品。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远离历山寸,
一路行走经过庙垣。
湍流中游动着小鱼,
曲径上盛开着繁花。
白鹭飞翔像导航,
青萝蔓延可触摸。
回程路上并不寂寞,
迎接笑容有许多孙儿。
诗意:
《野兴》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野外的一段行程,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对山川、湍流、鱼儿、花朵、白鹭、青萝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回程时也感到欢喜和温暖,因为他将会得到亲人的欢迎和笑容。
赏析:
《野兴》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具体的形象描写,如历山、庙垣、湍流、鱼儿、花朵、白鹭、青萝等,使整个诗篇充满了生动的图像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感。
诗词中的"历山"指的是远离山岳的地方,"庙垣"则是指庙宇的墙垣。"湍流"和"鱠鱼"描绘了溪流中游动的小鱼,"仄径"则是指曲折的小径。"鮓花"指的是繁花盛开的景象,"白鹭"象征着纯洁和高飞的意象,而"青萝"则是指蔓延茂盛的藤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回程时的喜悦和期待,他将会受到亲人的欢迎和笑容。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而真实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和渴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天门。清代。马一鸣。金陵形胜地,端赖此天门。山势排云表,江流动石根。就崖因作寺,分水自成村。来往风帆泊,年年觅旧痕。
和郁簿。宋代。虞俦。先生雅意在垂虹,底事鸾栖枳棘中。几欲上书排北阙,却应举扇障西风。官清高枕梦魂好,兴动长吟诗句工。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汉武帝杂歌三首。唐代。韦应物。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下仙步。白日分明到世间,碧空何处来时路。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可怜穆满瑶池燕,正值花开不得荐。花开子熟安可期,邂逅能当汉武时。颜如芳华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虽留桃核桃有灵,人间粪土种不生。由来在道岂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掩扇一言相谢去,如烟非烟不知处。金茎孤峙兮凌紫烟,汉宫美人望杳然。通天台上月初出,承露盘中珠正圆。珠可饮,寿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从空下来玉杯冷。世间彩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称上药,静者服之常绰约。柏梁沉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独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载金盘竟何处,当时铸金恐不固。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汉天子,观风自南国。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龙索斗风波黑。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愕然观者千万众,举麾齐呼一矢中。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鼓鼙馀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左有佽飞落霜翮,右有孤儿贯犀革。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
再送远游明府二绝 其一。明代。胡应麟。一叶晴飞大海傍,东南云色满钱塘。谁言蓟阙三千里,夜夜双凫入上阳。
哭刘连江。宋代。刘克庄。晚唐才调晋风期,一片胸襟颇涉奇。每过邻家因贳酒,偶添别墅为赢棋。议郎秩浅无超拜,令尹官清有去思。种得花成身不见,江边父老至今悲。
题坟庵壁四首 其一。宋代。陈造。糊口卑官似不逢,解将觞咏当千钟。劣优何似隆中叟,投老归来作卧龙。
馀干黄师求北窗诗。宋代。韩淲。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