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怀隐庵

郡斋怀隐庵朗读

诗词:《郡斋怀隐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天寒秋色入平林,
更着西风月下砧。
旧日醉吟浑不管,
如今节物总关心。

中文译文:
寒冷的天气中,秋色渗入平静的林中,
西风吹响,月光下传来砧杵的声音。
过去,沉醉于吟咏之中,不顾一切,
而如今,关注着时节和一切事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辛弃疾在宋代郡斋中的思绪和感受。诗人借助天寒秋色和西风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秋天的凉意和平静的林中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寂相呼应。西风吹拂下的月光,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与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相呼应。

诗中提到的“旧日醉吟浑不管”,反映了诗人过去豪情万丈、放纵自我的状态,不顾一切地陶醉于吟咏之中,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然而,如今的诗人却转变了态度,开始关心节令和周围的事物。这种转变可能源于岁月的流转和个人经历的变化,使得诗人更加珍惜时间,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首诗词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又有对现实的触动和反思,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溪过石桥为险处,

路逢毛褐是真人。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

低田龟坼高田槁,五百里内无青草。昂昂官长骑马来,却言尚比前年好。

出门入门仰视天,赤气昏昏人扰扰。老夫犹足办三餐,邻里何由同一饱。

()

三月杨花扑酒香,扁舟春水别河梁。销魂漫拟江淹赋,家住金陵亦故乡。

()

()
秧马催予出,铜鱼羡子分。
无莲照学士,有竹比封君。
()

秋山惨慄兮吾土肥,园蔬畹药兮犹光辉。路馀菅兮可缉屦,池有荷兮能制衣。

山中之美人兮胡不归。秋江兮白蘋,绿波起兮鱼鳞鳞。

()
并生宇宙间,分殊理则同。
订顽有明训,造化与同功。
心腹与手足,疴痒均我躬。
皇皇一仁字,天下皆为公。
()

记忆三年外,题诗问月岩。风尘今道路,宾主孰东南。

酒态应还美,诗篇任自耽。江州司马泪,何地湿青衫。

()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
满城风雨近重阳。
夹衫清润生香。
好辞赓尽楚天长。
唤得花黄。
()

搆得轩居一径幽,青萝白石倚高秋。松床月转琴声远,丝蔓风回树影稠。

屈子有时纫佩带,孙郎曾此漱琳球。时清不献和亲计,诗酒从容兴最优。

()

放歌北亭渔,千古有生气。当时及物心,岂在坳堂内。

如公有远度,寄此枝上嘒。定知肤寸云,四海不难至。

()

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落关犹待漏,交戟未通车。

薄云初启雨,曙色始成霞。堑流铺紫若,城风泛橘花。

()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
城居得高胜,栏槛俯闤闠。
敛迹红尘中,游目雉堞外。
湖光浸晴碧,若与云外公。
渔舟何处来,几点忽隐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