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如梦令朗读
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诗词:《如梦令·门外绿荫千顷》

门外绿荫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
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
风弄一枝花影。

中文译文:
门外是一片千顷的绿荫,
两只黄鹂互相呼应。
从睡梦中醒来,充满了情感,
走到碧梧树旁边的金井。
四周安静,非常静谧,
风轻轻吹拂着一枝花的倩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如梦令》中的一首。诗人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的自然景象。

首先,诗中描述了门外绿荫千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觉。绿荫是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恩赐,象征着生命和繁荣。

接着,诗人写到两只黄鹂相互呼应的情景。黄鹂是美丽的鸟类,它们的歌声相互应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乐。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自己的情感相连,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愉悦。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睡起不胜情”表达了自己在这美景中的情感激荡,感叹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他行至碧梧树旁的金井,这里的碧梧树和金井都是自然界的景观,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通过反复的“人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宁静,而“风弄一枝花影”则展示了风轻拂花影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恬静而又动人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心境。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朗读
()

猜你喜欢

王郎与我能无愁,客中放棹寻清秋。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横塘西去见山影,苍翠豁露霜烟收。

()

觉苑秋风落,谶筵法鼓传。经声穷夜柝,幡影薄云天。

老厌樊笼役,思登彼岸先。何功得愿果,不使笑磨砖。

()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

草岁论文尔汝交,柴门雨雪每来敲。朝云墓侧新鸳冢,白鹤峰头旧鹊巢。

留得眉须身后惜,肯将风月死前抛。于今哭子全无泪,乡国都来水上泡。

()

瀛海无消息,冥冥鸟道长。已惊双鬓短,更待两瞳方。

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忧来那可得,挥泪欲沾裳。

()

独客卧车上,群仆卧车下。
车前或明火,时时照牛马。

()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

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

()

玉垒老先生,逍遥乐太平。门阑百客盛,冠盖一乡荣。

国族招邀近,堂皇指顾成。江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

()
忆着前游十四年,三高祠下夕阳船。
无钱买得鲈鱼鱠,吟就橘花香里眠。
()
路经新雨滑,山带宿云昏。
草履吾家物,相将过别村。
()
独立荷汀烟渚。
一霎锦云香雨。
似为我无情,惊起鸳鸯飞去。
飞去。
()

飞花动江光,风力两相怯。扁舟老参谋,觅句时拄颊。

连昌出墙枝,晞日香江挹。深宫夹修篁,岁久森翠叶。

()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

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

()

吴家楼上飞云还,万里罗浮在此间。别后君曾呼白酒,梦中吾每驻青山。

已知慧远新开社,愿学刘伶善闭关。寄与江南故人道,朔风萧飒鬓毛斑。

()
淮南八月雁初过,奉使槎回乌鹊河。
十里杨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无多。
()

雨打风吹急,荧荧未减辉。纱囊真可贮,罗扇不须挥。

池上随波动,花间照客归。终含丹一点,光采莫嫌微。

()

袅袅天风响珮环。鹊桥有女夜乘鸾。也恨别多相见少,似人间。
银浦无声云路渺,金风有信玉机闲。生怕河梁分袂处,晓光寒。

()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
近县人人喜,来船岸岸移。
偶因小泊处,恰是早餐时。
唤仆答相乱,看山寒不知。
横洲犹半在,今岁水生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