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立春三绝。宋代。秦观。摄提东直斗杓寒,骤觉中原气象宽。天为两宫同号令,不教春岁各开端。
诗词:《元日立春三绝》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摄提东直斗杓寒,
骤觉中原气象宽。
天为两宫同号令,
不教春岁各开端。
中文译文:
摄提东方的北斗杓寒,
突然感觉到中原的气象开阔。
天空中两宫的星辰共同宣布命令,
不让春天年岁各自开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秦观写于宋代的作品,描述了元日和立春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含义。
首先,诗中提到了摄提东方的北斗杓寒,这是指北斗星位于东方的情景。北斗星是古代导航和测定方位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象征着寒冷的冬天。作者通过描绘北斗杓寒的景象,表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寂静。
接着,诗中写道突然感觉到中原的气象开阔。中原是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带,广阔而开阔。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元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预示着寒冬即将过去,大地将迎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然后,诗中提到天空中的两宫同号令。这里的两宫指的是天上的两个星宿,可能是指斗宿和牛宿。同号令表示它们发出相同的声音或信号,可以理解为它们共同宣告春天的到来。这种宣告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是确定而真实的,给人以希望和喜悦。
最后,诗中提到不让春天年岁各自开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希望春天的到来能够统一整个世界,不让春天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到来,而是以同样的方式和氛围开启。这种统一的开启方式可以理解为对人们共同的期待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日和立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整个世界统一、和谐的愿望。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受。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房景伯。宋代。林同。亲见房太守,殷勤奉旨甘。那能不心愧,岂止是颜惭。
夏夜咏怀。明代。周是修。萝月白于练,松风凉于水。幽人感芳序,揽衣中夜起。天河向西注,斗柄当南指。流萤轻入幔,啼螀乱喧耳。寂寂惬深情,悠悠思至理。两仪立四极,万物递终始。金石有销铄,人寿安足恃。动静荣辱随,存亡哀乐继。所以达识人,用舍由行止。居偏俗事稀,鱼肥新酒美。酒酣发浩歌,响彻青云里。正命托堪舆,何乐可代此。
赠表弟江参议。宋代。陆游。襄州参议真豪杰,熟视华途嬾著鞭。夺得鸾篦花里活,皎如玉树酒中仙。才高狗监无人荐,句好鸡林有客传。老去眼边亲旧少,津亭少为系归船。
诗一首。宋代。黄景说。居乡如处子,居官如战士。处子常畏人,战士惟有死。儿曹书诸绅,勿谓平平耳。
西斋秋感二十首。元代。方回。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稍换后山骨,复写简□□。□□足活法,亦复窥天珍。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
春山。清代。陈忠平。妙手天成画本工,泼开浓墨又匀红。罗胸丘壑分明在,过眼烟云缥缈空。松藉石根摩素壁,竹分泉籁洗青风。不关晴雨不关梦,一抹春愁终古同。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八 天宝悬崖。明代。王汝玉。悬崖空翠表,下瞰群山低。灵仙望不至,谁与登云梯。
金山回道中。宋代。张嵲。阳阳春物已离披,豺虎纵横万事违。沉痛新阡一来省,却随江燕又西飞。
六十一自贺。明代。苏仲。借得闲山剩水眠,日逢初度酒开筵。三门女婿歌眉寿,四个儿郎祝老天。世上无功空白首,时逢有道引长年。无官无累无荣辱,看到春花日几千。
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图韵。宋代。胡仲参。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
哭德和伯氏六首。宋代。林景熙。草枯霜白泣原鴒,五十三年老弟兄。风雨对床缘未了,荆花重合在来生。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宋代。苏辙。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南中送北使二首。唐代。张说。传闻合蒲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泪,芦酒未消愁。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雠。释系应分爵,蠲徒几复侯。廉颇诚未老,孙叔且无谋。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题五羊驿。明代。朱綝。尉陀归汉忆当时,千古犹誇陆贾辞。今日蛮夷俱向化,我来无语独题诗。
再和严相公诏赐直庐有作次韵。明代。屠应埈。台垣奕奕紫庭西,地近蓬莱瑞色齐。双观月临幹鹊迥,五楼春见凤凰栖。层霄夜永传仙漏,中使时临捧御题。为识履声天上听,锦袍犹有异香携。
次韵高子文。宋代。李若水。归计茫然殊未涯,倦游日久似无家。十年灯火有何效,赢得眼前生眩花。
初见牡丹与诸季申伯小酌。宋代。李纲。牡丹家中州,尤者西邑洛。姚黄妃魏紫,馀品皆落寞。南方瘴疠地,寒暑互参错。浪蕊与浮花,未春先已作。安能萃和气,孕此木芍药。今朝眼忽开,数朵到书阁。郁然兰蕙芬,烂若云霞烁。虽非千叶繁,香色亦不恶。花王苗裔远,气格尚宏廓。群芳类凡禽,累百惭一鹗。把酒共对之,寄意良匪薄。无辞倒金樽,坐使花空落。
游白云寺分韵 其一。宋代。张瑰。登登山路漫停骖,野寺霜前叶半酣。诗景且寻陶令社,禅心休问普明龛。香残双树含轻霭,雨歇千峰起嫩岚。几度凭高成北望,五云深处忆朝参。
摸鱼儿(灯花)。宋代。李天骥。又何须、向明还灭,寒花点缀孤影。玉龙度海吹鱼浪,烟淡宝钗横鬓。斜又整。是虫滴骊珠、两两相交颈。夜长人静。凭玉果低抛,金钱暗卜,此意有谁领。欢娱事,料想凭伊先应。帕绡新泪猗犹凝。银篦未忍轻挑下,只恐暗风吹烬。重记省。怕莫是、明朝有个青鸾信。怎知无定。算只解窥人,人孤影只,成瘦又成病。
闲说。唐代。王建。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鼓动六街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宋代。苏轼。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夸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马舜举放鹇留鹿郭清狂饲雉引猿二图联卷。明代。徐渭。喂雉看猿挂白云,放鹇留鹿立斜矄。同群鸟兽何不可,七十二番于国君。
题九鲤湖水晶宫 其二。明代。佘翔。翛然长啸入林丘,峭壁悬崖翠欲流。万壑泉奔青霭下,一天月映紫芝浮。湖中丹灶无今古,洞里閒云任去留。跨鲤仙人何处去,且将杯酒洗尘愁。
冬日郊行。明代。陈洪谟。岁熟初收万顷黄,郊行随处说时康。白云天际微含冻,丹叶林梢早着霜。野眺尚违心上景,公输谁念眼前疮。相逢林叟谈终夕,野蓛村醪自不妨。
题永宁传舍。宋代。周行己。浩浩车马迹,往来各有求。而我亦何为,行役不得休。惊风吹沙砾,草木春不柔。荒山相经互,渭水日悠悠。下马古驿亭,开轩竹修修。飒飒爽气入,得慰征途忧。移床取一息,摵摵如清秋。永愿息鞍马,何当具扁舟。我生湖海间,筑居必清幽。城南五亩宅,山高水亦流。家园千木奴,不贵万户侯。既输东皋税,一饱亦易谋。藐然尘嚣外,荣贵如浮沤。咄咄狂痴子,胡为此淹留。
河套(以下皆集外诗)。明代。蔡宗尧。胡虏昔何在,遥闻将士讹。何曾亲吉甫,遽欲夺蓬婆。浪议轻痈溃,成功幸石磨。未知廊庙计,终始果如何。
雨夜有怀张季长少卿。宋代。陆游。放翁虽老未忘情,独卧山村每自惊。鼎鼎百年如电速,寥寥一笑抵河清。梅初破藟行江路,灯欲成花听雨声。正用此时思剧饮,故交零落怆余生。
乐庵初成二首。宋代。李衡。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送郭正字归郢上。唐代。耿湋。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雨夜排闷。宋代。陆游。村巷时时雨,江城夜夜砧。沉忧羁客梦,孤愤远臣心。身病常须药,囊空未赎琴。明朝镜中发,饱受雪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