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宋代。范成大。强裁尺互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
喜悦地收到了你的来信,但又担心回信时言辞不当。这是我们相思之间的问候,眼睛因此而昏花,手臂因长时间书写而疲惫。我曾亲自将你的命令传达给老人,他在门前告诉我还未送达信件。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范成大对于收到旧书信件的喜悦和对回信时的担忧之情。两人之间的相思之情通过书信交流得以传递,作者在写信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但仍然愿意亲自向老人传达命令,以期望早日收到回信。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思念的真挚之情。
赏析方面,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对于友情和书信的重视,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于书信交流的珍惜。诗中的眼睛昏花和手臂疲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为了传递思念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交流和对于友情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作者范成大对于友情和书信的珍视和思念之情。通过对于相思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真挚的情感,使读者可以感同身受,体味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游君山。明代。薛纲。湖上看山认未真,登山方见翠嶙峋。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一。清代。钱曾。暮景飞腾足叹嗟,强扶蒜发斗霜华。罨头欲掩栖瓶雀,遮尾难邀赴壑蛇。点砌残花虚掩冉,摇窗瘦竹故欹斜。闲身赢得真无事,拨动炉灰兴未赊。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宋代。苏辙。日日南风夜气烦,一声鸣[走毕]万人看。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従官。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飚稍觉泛和銮。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宋代。留梦炎。天地蕃庶草,美恶极莸薰。古来谁览察,离骚清楚氛。著作大雅姿,书传挟香芸。蠹简不烦碎,豕牙贵能豶。仰天沥肝胆,端欲泾渭分。太阿秘尚方,风霆发絪緼。臣直彰主圣,声容谅沄沄。平生本朝心,畎亩岂忘君。见几诚不忍,属兹宸虑殷。自从春无泽,牲璧委冬氛。何者最感触,民气愁深文。儒服今绣衣,片言况前闻。四牡何騑騑,迢递沮遵濆。君为朝阳凤,我非相府群。小草志或远,深情词不耘。幽屏未须去,圣德如放勋。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明代。陈完。暖色晴光处处迷,画桥杨柳路东西。千村红乱桃花雨,一夜香生燕子泥。莺舌语双谐作瑟,草根枯半踏成蹊。最难留得芳时在,怪杀枝头杜宇啼。¤
十三晨起雪晴前言果验用定王台韵赋诗。宋代。林用中。今朝风日好,抱病起登台。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客怀无老草,节物又疏梅。且莫催归骑,凭栏理一杯。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唐代。李颀。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山月对酒有怀子明。清代。敦诚。竹谷西边涧水东,一筇随意到花宫。四更寒吐秋山月,万壑涛生落叶风。遥岭钟沈孤塔外,残镫人语夜厨中。定知清梦迷烟树,湖上南园听雁鸿。
题韦偃马。宋代。黄庭坚。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忽开短卷六马图,想见诗老醉骑驴。龙眠作马晚更妙,至今似觉韦偃少。一洗万古凡马空,句法如此今谁工。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六。宋代。汪梦斗。留连荒邸况栖栖,席地跧蹲四体胝。饮量素悭愁对酒,杀机元浅倦招棋。相传帝统须求正,莫使王风久下衰。归去林间洗双眼,暮年要看太平时。
送林孔英。宋代。叶适。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本朝合选经博士,万里那投郡文学。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雪山峨峨大江满,柁楼过之清又清。
长安卧病。唐代。清江。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时。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古风其二十七。唐代。李白。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宋代。杜范。百年坠典一朝行,疾痛谁知赤子情。劳瘁可曾沾小惠,追呼蚤已困苛征。
送杨太卿介福归武陵。明代。潘希曾。翰苑论文沗后尘,谏垣补衮复同寅。重逢共讶忧时鬓,一疏坚辞报主身。折柳滁亭堪此日,艺兰湘浦有馀春。武陵亦系东山望,倘见渔人莫问津。
醴陵客店。宋代。刘克庄。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八声甘州(雁)。宋代。刘克庄。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喜三十二北来。宋代。晁公溯。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会合良亦难,乱离忍复言。少留无遽归,同姓可不敦。
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宋代。陆文圭。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勿从羊与斧,条叶随敷荣。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橹。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水龙吟·翠鳌涌出沧溟。宋代。施岳。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橹。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宋代。晁说之。渡江慎且无,登楼戒亦莫。有如鹤乘轩,便类燕巢幕。此君如宝玉,百火不一烁。又复如衢樽,醉不谢所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