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

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朗读

诗词:《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世间尤物美恶并,
江乡未用夸吴羹。
清宫洞房寒热媒,
深山大泽龙蛇生。

胡夷信美胎杀气,
不奈吴儿苦知味。
杨花欲动荻芽肥,
污手死心摇食指。

食鱼要是□黄粱,
古来不必须河鲂。
君看嗔腹似浑脱,
宁肯滑甘随芥姜。

先生法语峻立壁,
讥评不使一钱直。
膨享从此迹如扫,
坐令梅老诗无力。

悬知仙骨有青冥,
风香久已涤膻腥。
大笑日华解毒法,
何如肘後餐霞经。

中文译文:
世间尤物美恶并,
江乡尚未闻吴羹。
清宫媒妁递寒热,
深山大泽生龙蛇。

胡夷崇信美胎杀气,
不料吴儿尝苦味。
杨花欲动荻芽肥,
污手顽心摇食指。

食鱼宜配黄粱美,
古来并非必须河鲂。
你看他们怒腹似放肆,
宁愿吃滑甘伴芥姜。

先生讲法语峻立壁,
讥评从不受一钱贿。
扩大享乐留下痕迹,
坐使梅花老无力。

知晓仙骨藏青冥,
风香久已洗净膻腥。
大笑日光解毒法,
何如食肉后品读《霞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是范成大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世间物品美好与丑恶并存的现象,以及江乡尚未品尝到吴羹(一种美味佳肴)的情景,展现了对人世间善恶对立的洞察。他进一步描绘了清宫洞房中的媒妁传递的寒热信息,以及深山大泽中龙蛇的繁衍生息,表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世间万物的兴衰。

诗中还涉及了民族文化和地域差异的观点,胡夷(指外族)盲目信奉美胎杀气(指相貌美丽的怀孕女性被杀害以获得美好后代的迷信观念),而吴儿(指中国人)则因尝尽苦味而深知人生百态。

接下来,诗人以杨花欲动和荻芽肥美的景象,暗喻着人们对享乐的追求和贪婪之心。他抨击了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美味食物,以及心怀死志的人们。

诗中还提到了食鱼的选择,指出并非一定要吃河鲂,而是应该搭配黄粱美味。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生活中追求名贵食材和物质享受的嘲讽,强调内在的品味和智慧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崇尚正直和公正的先生,他坚持讲授法语,不为金钱所动,对于诗词的批评也是真实直接的。诗人认为这样的人格和态度能够消除享乐带来的浮躁和痕迹,但也暗示了自己的梅花老去,诗才日渐衰退的无力感。

最后,诗人提到了仙骨和风香,表达了对超凡境界和清新气息的向往。他笑言日光有解毒之法,但更推崇在享用美食后品读《霞经》(一种佛经),以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对比、夸张和讽刺的手法,通过描绘世间物品、文化差异和个人追求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外在物质和享乐的质疑,倡导内在品味、清新心境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朗读
()

猜你喜欢

南溪亭蔽月,主簿好看云。
暇日曾移树,炎风尽带薰。
四窗山曲入,一径草微分。

()

兔月半轮明。
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

()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人过鹿死寻僧去,船自新康载酒还。

()

吾姨闾巷厌嚣尘,山脚安园托此身。已卜比邻新旧鬼,可堪再拜往来人。

才看儿女完婚嫁,便与江山作主宾。莫笑灶头成老妪,题诗定与乐天亲。

()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

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

尽落经霜叶,频阴欲雪天。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

乡园篱落物,珍异即倾都。三日香随席,前生顶上珠。

却清炎热尽,可和雪霜无。消受南中载,风流汉大夫。

()
西湖南北烟波阔。
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
()

()

暮天云尽远山空,夜夜西风入汉宫。
铁笛一声千古恨,月明人在女墙中。

()

兹邑犹淳古,君行作长官。
假令三尺密,终有一分宽。
栗里归差易,桐乡爱极难。

()

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蹋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唐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

阳德之母,羲御寅宾。
得天久照,首兹三辰。
正辞备物,肃肃振振。

()
欢声喜气溢黄堂,解愠风清化日长。
簪绂尽倾千里目,冕旒遥祝万年觞。
韵敲碧玉檀栾嫩,色斗红妆菡萏香。
共庆庞恩新浃洽,圣君文母寿无疆。
()

星光南极见天中,啸傲湖山畅惠风。此日献图无俗客,当年同甲尽名公。

气钟乔岳身常健,眼放长空兴不穷。借问先生吟醉后,曾忘昭代有夔龙。

()

山下沧溟环一溪,目中全粤了无迷。未将太华从头数,已觉星辰拂袖低。

放达祇须三五伴,鍊神安用百千提。明朝更住孤峰顶,肯与坡翁咏雪泥。

()

密林多暗香,轻吹送馀芳。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

浮云横暮色,新雨洗韶光。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

()

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

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

()

屠龙海上驾空船,经岁无龙可近边。三载始能成技艺,千金空费授师编。

挥戈退舍浑从梦,炼石驱鳌却类禅。双眼举头天咫尺,此天天外更无天。

()

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

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

盘陀十二驿,驿驿似西川。毕竟中无地,还疑小有天。

居民同伏鼠,宿客傍栖鸢。不待蝉声苦,秋霜向鬓边。

()

七年三上春官日,各赋诗篇送我行。今日蠹鱼生满纸,主人依旧一儒生。

()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吴朝客见投文去,

楚国僧迎著紫归。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
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
但夸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
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
()

叛将窥华日,英臣死节年。城当劲兵处,人甚缀旒然。

直木摧贪隧,长堤制盗泉。羯尘虽覆马,不污沛南天。

()
畴昔哦诗已耒阳,兹因捧檄过祠堂。
一生忠义孤吟裹,千载凄凉古道旁。
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
明朝解缆秋江上,问讯先生一瓣香。
()
怅彼荆榛合,欣公杖履开。
倘非人隐异,何许笛飞来。
()
千载孤山处士星,只将閒孙声最清。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标格待和羹。
不知野叟何缘分,邂逅城闉幸识荆。
()

吟塘春草夺袍青,兰玉仙姿出谢庭。
刻羽彫章传雪市,煎波丽赋淹云溟。
逢衣四座开宾榻,采服千金献寿醽。

()
秀铁压肩寒,中原思未报。
何日报边尘,别裹朝天帽。
()
不见一法在门外,平地无端自活埋。
若是金毛师子子,急须移步入门来。
()
轻舟一叶一轻篷,上有萧萧鹤发翁。
昨夜不知何得宿,月明都在笛声中。
()
天开万象真图画,日照千林古锦机。
立马溪边看不足,夷犹直待月生辉。
()
还岭峰头霁色清,知微曾此学无生。
鸟从青壁屏边过,人在白云天际行。
一片晴霞迎晓日,万年松桧起秋声。
个中仙景真奇绝,宝塔玲珑最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