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朗读

诗词:《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涉世几三折,
行年近八旬。
江湖倦游客,
天地苦吟身。

白发可怜老,
青云多故人。
东风虽有力,
朽木不逢春。

中文译文:
代为书写,寄给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涉世多少曲折,
岁月已近八旬。
江湖中的旅人感到疲倦,
在天地间苦苦吟唱自己的身世。

白发让人怜惜老去,
青云之上有许多故友。
虽然东风依然有力,
但朽木无法迎来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作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光阴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诗的开头以"涉世几三折",形容了人生的曲折和艰难。作者已经行走在世间近八十年,通过"行年近八旬"表达了自己年迈的状态。

"江湖倦游客,天地苦吟身"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疲倦和对人世间的思索。他感到在这个世界上的行走已经变得困难,而且心灵上也感到疲惫。

"白发可怜老,青云多故人"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惋惜和对曾经的友人的怀念。白发是老年的象征,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同时也怀念曾经在青云之上的好友们。

"东风虽有力,朽木不逢春"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感叹。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虽然春风依然有力,但朽木已经无法迎来春天,暗示诗人已经到了晚年,无法再恢复旧日的精神和活力。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自己的老去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珍惜。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戴复古朗读
()

猜你喜欢

怜子经年别,远游良苦辛。定交多侠客,流恨托波臣。

厌乱人情剧,亡胡天意新。从戎旧有约,莫待鱼书频。

()

田翁招饮不须沽,时事多忧一醉除。天子乘骡蜀山险,浣花溪上分骑驴。

()

凤翔自昔歧周地,此日荣君五马行。雍畤云平看路冕,褒斜风静驻霓旌。

忧时合有安边略,览胜能无吊古情。为问秦中多俊彦,只今谁并郭钦名。

()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
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
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

()

暮出清江闸,夜投清河口。明日到桃源,谁家问沽酒。

()

北风萧萧狐裘薄,蔽堤立马劝汝酌。汝伯煨酒友奉盂,路人不行为踟蹰。

()

千里驹,九肋鳖,九十三年揭日月。生既无言死无说,万象森罗广长舌。

()

藏书地肺穴,归巢湖领山。秋清蒹葭露,水落芙容湾。

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桂丛岂充隐?草间斯投闲。

()

擢第京中大称情,初还谁不羡尊荣。论文至此偏增价,饮酒从今亦有名。

胜笔争来求吉兆,乡人添得读书声。为官自是多忙事,曾向溪头听晓莺。

()

乱目宝花雨,过眉斑竹筇。拿音迎画鹢,喜态动乌龙。

水镜千江月,风琴万壑松。遥知永今夕,情话得从容。

()

名标南国洞中天,胄出西京鼎足贤。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

马蹄忽到縢公室,鸡梦那逢谢傅年。一品真王对异姓,功臣今日数凌烟。

()
季叔青天轰霹雳,屈原平地溺波涛。
从教晋楚多戕贼,二字何曾损一毫。
()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

多病襟怀易入忧,那堪惊别复惊秋。难追刘白樽前乐,尚约松乔世外游。

花发东篱谁共酌,草荒南浦只生愁。从兹冷落欢吟地,昼锦荣归兴狎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