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楼

登西楼朗读

《登西楼》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影侵云百尺斜,
行人楼上忆天涯。
情多自悔登临数,
目极应惊怅望赊。
一曲平芜连古树,
半分残日带明霞。
潘郎何用悲秋色,
只此伤春发已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西楼的情景,诗人站在楼上,楼影斜斜地侵入云中。他回忆起曾经远行的经历和远方的天涯。诗人对登楼的次数感到后悔,他的目光追溯到远方,感到自己的视野极限引起了无尽的失望。景色如画,平芜的原野上连绵着古老的树木,半轮残阳带着明亮的霞光。然而,诗人提到潘郎,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潘安,他在秋天悲伤的景色中发现,唯有这里的景色令人伤感,因为这里的春天已经逝去。

赏析:
《登西楼》通过描绘楼影侵云、行人忆天涯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登上楼顶,眺望远方,自我反省登楼的次数,感到自己的视野有限,远方的景色引发了他的怅惘和失望。诗中的景色描写生动,诗人运用了平芜的原野、古树和残日带明霞的意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然而,诗人提到潘郎和秋天的悲伤色彩,突出了现实中的凋零和消逝,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忧伤的意味。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诗人传达了对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绪平静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云巾羽扇得真如,不用羞惭非故吾。
入手千般休说巧,转头一著不为愚。
尘中羁绊无还有,物外逍遥有若无。
我若忘机曾悟此,烟波鸥鹭是吾徒。
()

乍可黄冠归宋,羞将白血殉元。蜜蘖不争甜苦,猿虫各有精魂。

()

水府春风兰杜香,流霞不断树苍苍。前溪谁唱游仙曲,不是刘郎是阮郎。

()

祁祁寒日暝,袅袅秋风凉。凄凄捲素幔,切切悲空床。

昔为双飞鸿,今作独宿凰。妾身岂复惜,子幼姑在堂。

()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

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

华镫膏烛月玲珑,圣手当场欲绘空。出像楚骚兼尔雅,返魂班巧与斤风。

丝规缕折尘三昧,万臂千头小六通。唤醒人间石火梦,无情悲喜片时中。

()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
何人置此乡,杳在天皇外。
有事忘哀乐,有时忘显晦。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
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
()

几时风色不飞沙,再遣斋鱼为客挝。
尘里槐安空梦境,眼中优钵忽天花。
玄谭正用蠲忧患,白饭胡宁当旨嘉。

()

泊舟夜宿城南驿,借得幽房胜鹤笼。急雨响倾千涧水,薄寒声透四檐风。

偶怀握手诗人面,想像联镳御史骢。千里相思肠欲断,中堂灯影看摇红。

()

□□□□□□□,□□□□□□□。□□□□□□□,苍生将如安石何。

君实可为宜努力,了翁自□不须多。直今去作循良吏,孰若来赓喜起歌。

()

豫南表桐柏,大淮涌璿流。毓祥见之子,倾盖维扬秋。

念当为欢始,夙愿偕良仇。踉跄威凤集,淩厉神鶤游。

()

幽谷花寒瘦影焭,东风偏为发鲜荣。腰身楚楚孙荆玉,口齿泠泠郭语琼。

合德性醇能事姊,延年技贱愧称兄。持裙尚恐仙乎去,更倩红鸾绶带萦。

()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

风淅淅,雨织织。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