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甫寄陈正叔

和平甫寄陈正叔朗读

诗词:《和平甫寄陈正叔》

强行南仕莫辞勤,
闻说田园已旷耘。
纵使一区犹有宅,
可能三月尚无君。

且同元亮倾樽酒,
更与灵均续旧文。
此道废兴吾命在,
世间滕口任云云。

中文译文:
强行南仕莫辞勤,
听说田园已荒芜。
即使一方依然有居所,
可能三月尚无君主。

且与元亮共倾樽酒,
更与灵均续旧文。
这条道路的荣兴与否取决于我,
世间的议论任由他们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为《和平甫寄陈正叔》。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南征北战的忙碌生活的劳累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强行南征的决心,不愿停下脚步,意味着他对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和执着。接着,他听闻乡村已经荒芜,田园已经被废弃,这里象征着宁静、安逸和宜人的生活,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然而,即使在繁忙的南征生活中,诗人仍然保留了一方居所,这是他对乡村生活的一种寄托和储备。然而,他在诗中表示,三月尚无君主,暗示自己的期望和等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政局的担忧和不安。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元亮的倾慕之情,倾酒言欢,续写旧时的文学情谊。这表明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他仍然珍惜友谊和文化传统,通过饮酒和文学交流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满足。

最后两句"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他认为这条道路的兴衰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而不受他人的议论和评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使命与责任的思考。通过对忙碌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文化的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使命和责任的坚守,不受外界舆论的左右。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具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小桃初放近清明。桥边柳色青。细风吹雨满春城。

声声不住莺。

()

庭院春已半,车声来何迟。重门白昼夜,不敢挂杨枝。

见君尚羞颜,低头自敛眉。愿为素馨花,采择袖君怀。

()

南天九月披重褐,可信寒生自水乡。多病怕逢秋雨积,小晴欣见暮山苍。

云迷巴国行来远,江涨吴田别后荒。自理行藏还自笑,接舆谁道是真狂。

()

绿叶未幄春正迟,看看雪煖开荼蘼。丁宁密意谢红药,掎角缓放韶华归。

一芳一菲寻版荡,更无可砥狂澜涨。惠风迤逦索蒲葵,约束凉薰小相让。

()
未草閒居赋,聊从薄宦游。
江湖明老眼,风雨暗孤舟。
客况何曾好,吾生本自浮。
终然愧农圃,将有事西畴。
()
忽见金丝嫋绮疏,又惊寒食到来初。
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
()

兹晨金马诏,复尔映蓬门。耕读吾家业,蒐罗圣主恩。

蜚腾才岂乏,盛满戒俱存。莫向青云上,徒惭简册言。

()
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闲。
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山。
雁逆风鼙振,沙飞猎骑还。
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
()

好似苏季子,辞燕又向齐。乡心随日暮,望眼尽天低。

古道荒人影,寒沙重马蹄。如何愧小鸟,休占一枝栖。

()
地炉夜热麻秸暖,瓦酺晨烹豆粥香。
不是有心轻富贵,从来吾亦爱吾乡。
()

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病为怕风多睡月,

起因花药暂扶床。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

()

如何千古意,独在此林间。野竹临流水,溪烟上远山。

笔床依岸置,书牖隔云关。虽赋高闲性,如兄宁久闲。

()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
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
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
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

甘霖已见三春洽,仗剑何当伏暑行。天上浮云随去住,独怜碑泪滴苍生。

()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