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白发

嘲白发朗读

《嘲白发》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应飘转作蓬飞,
眷惜冠巾未忍违。
种种春风吹不长,
星星明月照还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白发和冠巾,以及春风、星星和明月的变化,抒发了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思考和哀叹。

赏析:
《嘲白发》以嘲讽的口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身年老的思考。首联的描述“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表达了时间的长河中,白发如同飘扬的蓬草一样漂浮不定,但作者仍然眷念自己年轻时的形象,不忍放弃头上的冠巾,暗示着对往昔荣耀的怀念之情。

接着,下联的“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春风代表着生机和繁荣,但作者认为种种美好的风景都是短暂的、不可持久的。星星和明月则象征着夜空的光辉,但它们的照耀也变得稀少。这里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形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发读者对光阴美好与脆弱的深层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十度麦城道,三分汉寿侯。蛮乡耘土瘦,鬼俗见鸦愁。

烈迹穷诸夏,青山让北丘。毗尼称弟子,荤血可能休。

()

梦里生涯醉里身,眼前多少看花人。但求异植夸侪偶,竟指妖姿诧鬼神。

石尉园林终是假,陶家门户孰能真。何如载向观风舫,少许清芬已出尘。

()

涉尽江湖道,嗟嗟寸步难。
风敲芦叶响,雨作菊花寒。
市酒无嫌薄,征衣正怯单。

()

芳草又芳草,故人杨子家。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

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

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

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

()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
辘轳春又转。
记旋草新词,江头凭雁。
乘槎上银汉。
想车尘才踏,东华红软。
()
路经新雨滑,山带宿云昏。
草履吾家物,相将过别村。
()

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虑尽朝昏磬,禅随坐卧心。

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

()

青松盘巨壑,不受人间尘。鸑雏异众鸟,自饮砥柱津。

群情贵苟合,难以保厥真。吾与夫君交,终始道相亲。

()

长淮初四月,照见九华山。不见秋浦人,使我心怡然。

昨者蓬莱峰下相周旋,白云冉冉招归船。余亦泛海追群仙,未知成道何因缘?

()

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

苦吟京华春,韩门得归乡。但知空哑羊,未暇识龙象。

逢人问梓州,策蹇来长江。长江蛟龙怒,涛澜相舂撞。

()
一望瑶华初委地。
更约幽人,共赏岩边翠。
试把方诸聊与试。
无情争得无中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