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宋代。王安石。大梁春费宝刀催,不似湖阴有早梅。今日盘中看翦彩,当时花下就传杯。纷纷自向江城落,杳杳难随驿使来。知忆旧游还想见,西南枝上月徘徊。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梁春费宝刀催,
不似湖阴有早梅。
今日盘中看翦彩,
当时花下就传杯。
纷纷自向江城落,
杳杳难随驿使来。
知忆旧游还想见,
西南枝上月徘徊。
诗意:
这首诗以太平年间的早梅为题材,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太平年间的景象,与湖阴地区的早梅形成对比,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以景物写情,通过对太平年间和湖阴早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写大梁春天费尽宝刀修剪,却不如湖阴有早梅盛开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湖阴早梅的美丽和珍贵。
接着,诗人转换了视角,描述了当下的场景,盘中(指宴席)上观赏剪下的梅花。当年在花下相聚时,就已传递酒杯,现在则只能在宴席上回忆往事。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下面的两句描述了梅花纷纷飘落,无法随着驿使传递到远方。这里运用了梅花飘落的形象,暗示了友谊的疏远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无限思念。
最后两句诗写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能够重逢,再次相聚,但思念却如同树上徘徊的月亮,遥远而难以实现。这里通过西南枝上的月亮形象,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感情世界和对人情的细腻触动。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感二绝。宋代。张耒。残雪微风冷透衣,柳黄梅破欲春时。年年景物常相似,满眼相思只自知。
雪中见梅花。明代。柯潜。溪桥倚棹雪晴时,一树寒梅玉满枝。我道梅花开太早,梅花却笑我归迟。
浪淘沙 落花。清代。庄盘珠。斜日满空墀。妆阁开迟。无聊风影弄晴丝。昨日醉眠今日醒,懊恼多时。蝶也似侬痴。抱蒂寻思。明年能否见繁枝。无限阑干无限恨,几个人知。
阮郎归(前题)。宋代。姚述尧。江村昨夜一枝梅。先传春信回。非烟非雾下瑶台。香风拂面来。云幕卷,日华开。祥光映上台。安舆从此步天待。君王赐寿杯。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隐求堂。宋代。杨万里。梦里长逢孟,羹中亦见颜。痴儿入吾室,真作釆薇看。
会新都孙直言于成都。宋代。赵抃。同志同年分若亲,幸从天与岂关人。交情旧别江乡晚,客宦今逢蜀国春。酌酒强论贤否事,畏涂休说利名身。邻封却喜无多远,来往诗筒莫厌频。
采桑子 登张家界。宋代。单人耘。探奇昨上张家界,无数仙翁,幻作千峰。拔地参天造化工。黄狮渴饮金鞭水,踩破蒙茸,十里琤瑽。万绿沉沉著两筇。
观道人求颂。宋代。释昙华。学佛从来境界多,不能降伏便成魔。降魔能用无心法,六贼倾城尽倒戈。
中秋新月戏简须弥仙。明代。王应辰。入牖方嗟揽不盈,步檐始觉映前荣。□摧岂是同胡骑,阵偃由来学汉兵。滟滟影分金镜彩,纤纤形带汉钩明。多情天上张京兆,何事双蛾画不成?
独眠吟二首。唐代。白居易。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独眠客,夜夜可怜长寂寂。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遇仇仁近出斋小饮次前韵五首。元代。方回。我诗市匠制锥觿,君集王朝粲璧圭。奇语时常欹枕咏,佳联直欲遍窗题。猥思驽驾能追骥,终愧东颦敢效西。赤甲白盐三峡路,无人肯泝浣花溪。
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
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
行路难 其三。清代。凌树屏。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北叟移山期子孙,上帝闻之畏其言。吾徒作事须如此,要使精诚贯九阍。行路难,行路难,君不见龙逄比干身已死,当时谁说有忠肝。
湘寇。宋代。曾巩。衡湘有寇未诛剪,杀气凛凛围江浔。北兵居南匪便习,若以大舶乘高岑。伧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超突溪崖出又伏,势变不易施戈镡。能者张弓入城郭,连邑累镇遭驱侵。群党争夸杀吏士,白骨弃野谁棺衾。貔貅数万直何用,月费空已逾千金。楚为贫乡乃其素,应此调发宁能禁。捷如马援不得志,强曳两足登嵚崟乌蚁睢盱倚岩险,此虏难胜端非今。较然大体著方册,唯用守长怀其心。祝良张侨乃真选,李瑑道古徒为擒。呜呼庙堂不慎择,彼士龊龊何能任。大中咸通乃商鉴,养以岁月其忧深。愿书此语致太史,献之以补丹扆箴。
哭江进之 其十。明代。袁宏道。薄俗好检点,因循愧少箴。只疑如豆目,未达似空心。琴败孤音绝,林荒破宅深。期君一百载,只字双南金。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唐代。皮日休。明真台上下仙官,玄藻初吟万籁寒。飙御有声时杳杳,宝衣无影自珊珊。蕊书乞见斋心易,玉籍求添拜首难。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再併赋瑞香水仙兰三花。宋代。杨万里。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娉娉嫋嫋谁为扶,瑞香在旁扶着渠。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穉子无人管。瑞香绿阴浓如雪,风日不到况路尘。生时各在一时许,畦丁作媒得相聚。三花异种复异粧,三花同韵更同香。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吴苑思。唐代。陈陶。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瀑布。宋代。刘子翚。路穷岩瀑挂,爽气净尘纷。溜险时依壁,源高半隔云。入池惊练尽,触石听雷分。接胜多幽侣,筇声破藓纹。
卜算子·子知公莹。金朝。王哲。子知公莹,在*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齿存真性,处清中静。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
弭盖亭。宋代。文同。弭盖长亭下,轩窗慰客心。田塍交远日,水堋泻清襟。此道云千里,西山雪万寻。尘衣无奈拂,去骑复骎骎。
鲈鱼。宋代。杨万里。两年三度过垂虹,每过垂虹每雪中。要与鲈鱼偿旧债,不应张翰独秋风。买来一尾那嫌少,尚有杯羹慰老穷。秪是蒪丝无觅处,仰天大笑笑天公。
池水二首。宋代。杨万里。怕寒不敢上高台,上得高台急急回。日欲消水风不允,天犹未夕月先来。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宋代。王安中。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分兵闲细柳。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
陪韩退之、窦贻、周同寻刘尊师不遇,得师字。唐代。韦执中。早尚逍遥境,常怀汗漫期。星郎同访道,羽客杳何之。物外求仙侣,人间失我师。不知柯烂者,何处看围棋。
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宋代。郭印。千花百草斗青春,法界谁知本一真。生灭去来浑妙用,洪纖曲直现全身。参同聊示师资契,授受宁论父子亲。直下承当犹自错,可怜舍己更从人。
古调笑令。元代。邵亨贞。春水。春水。薄暮曲阑更倚。夕阳江上青山。山外行人未还。未还未还还未。千里相思不寄。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宋代。杨万里。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再和。宋代。郑刚中。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世路可怜窄,岩穴定奇瑰。刘蒉策如虹,李郃方为魁。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楚亦多在夫,灵均葬江隈。天马絷四足,悲鸣谩徘徊。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高冈凤鸣姿,灶下随烟埃。泛观无不尔,何叹化为灰。我俗劝处了,无庸画红腮。我欲劝朝士,无庸巧相媒。时来鸡犬仙,势去金石摧。置器戒如斗,酌酒当如淮。陶陶醉乡中,壮心休自颓。小视造物者,令与儿辈偕。浩气塞天地,容易毋悲哀。
酬陈彦章见寄。明代。张宁。几年瘴海息波涛,棨戟重临不惮劳。塞上风云严虎卫,营中新月照龙韬。一身许国丹心在,百世传家素业高。见说于今戎务少,秖应词赋日挥毫。
和叔颖楮衾。宋代。王洋。自顾生来骨相屯,不容强觅彩衣轻。荣华地位无多子,寂寞因缘已半生。我拥素衾方自喜,君贻组句遂兼荣。书窗对榻仍摇腹,谁道桃灯梦不成。
秋日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关山回素节,水月湛清虚。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
次韵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咏雪五首。宋代。周必大。剥啄朝来送好音,唱妍酬丽自书林。柴门未扫檐垂溜,笔退谁知抱膝吟。
初酿。宋代。洪咨夔。手臼登新秫,头缸试嫩醪。蒲城寒信早,栗里旷怀高。重熟鱼沾麵,微生蟹带糟。老侬元不饮,随喜亦陶陶。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宋代。张舜民。世间多少不平事,却被同州看华山。我到左冯今几月,何尝见得华山颜。
淮祠谢雨。宋代。宋祁。雨罢天披雾,杓回夜向晨。烟芜出郊路,灯火侍祠人。破月斜衔桂,倾河淡扫银。三时此修报,惭负驾崧轮。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宋代。刘克庄。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老来字字趋平易,免被儿童议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