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法云寺

过法云寺朗读

诗词:《过法云寺》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路过潮沟八九盘,
招提雪脊隐云端。
金钿一一花总老,
翠被重重山更寒。

中文译文:
经过潮沟的八九弯道,
招提寺的雪脊隐匿在云端。
金钿花儿一个个已经凋谢,
青翠被重重的山峦更加寒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经过潮沟八九盘山路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中的潮沟八九盘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形象地展现了险峻的地形。招提雪脊隐云端指的是招提寺位于高山之巅,被云雾所掩盖,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诗的后两句通过金钿花和翠被山峦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金钿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一一凋谢表示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人事已非、世事变迁的主题。翠被重重山更寒则表现了山峦的厚重和寒冷,与前句的花的凋谢形成了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残酷。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寓意的运用,诗词展现了王安石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远的情感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自昔相看气味真,紫薇花放玉堂春。我今飘泊沧江外,风雨联床忆故人。

()

歙水清以駃,歙山文且坚。谁持玉斧琢,制此月样圆。

想当结绳后,要使鸟迹传。雕锼见骨格,岂与瓦砾全。

()

晓来乘雨过留城,屈指徐州一百程。到得耿山程已半,云收特地放新晴。

()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
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
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
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
()

华阳道上又何如。碧翠莲花簇太虚。驴背频频回首望,旁人错唤倒骑驴。

()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

访寺寻僧亦是忙,赏春犹觉少壶觞。总缘家近溪桥上,来往不知山路长。

()

{上髟下监}鬖两狻猊,胡为到庭户。
细观画手妙,模写真态度。
意足谢繁笔,不待丹青汙。

()

偶过设芳筵,相留花竹边。离声楚词赋,行纪晋山川。

马识往来道,云通南北天。忆君池上月,应负几回圆。

()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
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窗入。
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
()
笔落元戎量,诗成坐客新。
谯门双壮观,边将一团春。
梦破盘行玉,名存瓮得银。
衰迟亡补报,着意与民亲。
()
寂寂家园草覆阶,乱兵飞箭入楼台。
丁宁莫斫湖边柳,尽是刘郎手自栽。
()

罢却儿女戏,放他花木生。(《寒食》)

扫地云粘帚,耕山鸟怕牛。(《闲居》)

()
陌上有荡子,金鞍飞华鞯。
闺中有思妇,玉指调悲弦。
当时两相得,误作容易看。
那知新婚别,负此如花颜。
()

薰莸不共器,鸮凤本殊群。岂有鉴衡混,而能忠佞分。

败醪由恶犬,蔽日是浮云。万里沧浪曲,仍从孺子闻。

()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
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