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宋代。王安石。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在宋代创作的《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槛折檐倾野水傍,
栏杆断裂,屋檐倾斜,沿着田野的水边,
台城佳气已消亡。
城中美好的景色已经消失殆尽。
难披榛莽寻千古,
难以穿越茂密的丛林,去寻找千古的历史,
独倚青冥望八荒。
孤独地倚立在青天之下,眺望八方辽阔的天地。
坐觉尘沙昏远眼,
坐着感到尘沙迷蒙了视线,
忽看风雨破骄阳。
突然看到狂风暴雨打破了傲慢的阳光。
扁舟此日东南兴,
狭小的船只今天在东南方兴起,
欲尽江流万里长。
要尽情地驶过万里长的江流。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幅景色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力量的感慨。诗中的槛折檐倾和台城佳气消亡,描绘了一处曾经美好景色如今已经荒凉残破的场景。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向往和追求。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揭示了人们常常因为外界的变故和干扰而看不清真实的事物。最后,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前行的决心。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情感和对自然、历史、命运的思索。它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人生意义和命轨迹的思考。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平调·其三。唐代。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禫后。明代。李舜臣。禫服怜残息,闲园学种蔬。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
夜携贾十五过巨源作。宋代。刘攽。鄙夫开年便四十,白发垂颐眼眵涩。不甘老态日见侵,自计多忧诸病集。待诏侏儒饱欲死,囊空有时都绝粒。丈夫立气须激昂,岂能中夜牛衣泣。朱门贵人那易见,后生美仕尤难挹。敝裘败屦欲安往,蹭蹬通衢还独立。贾侯游从久不厌,孙君风谊今相入。由来大瓠矜濩落,尚喜灵珀勤收拾。暮通水火并邻居,巷无牛羊时屡及。泛爱已许金石坚,觉我衰迟情汲汲。清霜著屋万瓦明,白月当空北风急。排门上堂童孺欢,青灯照书简编缉。纵谈自尔外形骸,虚舟不值呼张翕。赤桐烧酒倾玉杯,念君屡空此遄给。葡萄紫熟梨甘津,寒菹盈盘更啜汁。酒肠虽狭底能足,邂逅欢娱论串习。百牢九鼎亦尽空,金带玉符谁等级。三更还家灯火断,浩气凝虚荣都邑。斗杓落北草木死,层冰凝水鱼龙蛰。何时春雷起霖雨,宿云温媚天衢湿。
上七斋素不饮。宋代。吴芾。人日晴天万里开,自应一笑上春台。清斋偶阻花前醉,且把茶瓯当酒杯。
哭周子一二首 其一。元代。方回。欲极云霄阔,焉辞道路长。早知当饭含,宁肯尚赍装。瘦马嘶荒厩,残书阁故房。绝怜闻讣日,妻子哭空堂。
谷日晴。明代。区大相。谷日更宜晴,晴知百谷成。人情先卜岁,禽语已催耕。冻渚蒲芽短,春畦菜甲明。惟欣田舍酒,归与老农倾。
梁县界虸蚄虫生。宋代。罗处约。方喜云油布,俄闻叶螣生。田神何纵虐,稼政自非明。颍凤那充食,吴牛已绝耕。
梅花百咏 其六十五 秀出等夷。明代。李江。年来跳入此冰壶,老眼迟迟月色孤。是个良能真样子,还为神化大规模。孤根不为风霜改,素节宁能骨格殊。人道南枝有如此,北枝借问怎何如。
长安早春。唐代。孟郊。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病馀心事阑珊,英英润玉欣来至。奚奴传报,马嘶门外,鹊喧檐际。
茸帽冲寒,尘襟浣雪,顿宽离思。奈停觞语促,倚闾望久,欲留也、浑无计。
水龙吟 丁己冬仲,俞婿自南康返浙,道出汴城,信宿别去,悒怏累日,赋此以遣闷怀。清代。周之琦。病馀心事阑珊,英英润玉欣来至。奚奴传报,马嘶门外,鹊喧檐际。茸帽冲寒,尘襟浣雪,顿宽离思。奈停觞语促,倚闾望久,欲留也、浑无计。枉说灯花太喜。被春风、等闲吹碎。春如有约,人应依旧,关河千里。短烛心灰,归鞍目送,断魂潮尾。但摧颓一老,殷勤执手,洒临歧泪。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宋代。苏轼。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书顾耕石侍讲 其三。清代。缪焕章。长安结队走名场,触目珠玑夜有光。毕竟心传家学远,虎儿妙腕继元章。
早春雪后见辛夷初发。宋代。宋庠。冒霸初分叶,惊春已作花。鲜于紫艾绶,殷过赤城霞。破蓓香囊小,衔趺彩笔斜。骚人虽丽思,忍作桂旗车。
送龚鼎臣修撰知兖州。宋代。刘攽。楚国清名世岂知,郡章新得泰山归。静思雕鹗霜天势,却看蓬瀛客旆飞。去国鬓毛休变色,还家传瑞已生辉。翠华早晚东巡守,驰道离宫接帝畿。
送杜堪才以江汉故人少为韵 其二。南北朝。邹浩。杜陵世多人,风流自唐汉。振衣入朝廷,玉立争璀璨。若人独何为,辕下尚羁绊。舌在且加餐,慎勿发长叹。
挽汤仲能二首。宋代。刘克庄。讣至聋三日,悲来赎百身。太丘州里化,伯起子孙贫。零落欧门士,消磨濮议人。殷勤赍掬泪,一洒素车尘。
舟中杂感二首 其一。明代。徐倬。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答番昜使君胡直院二首。宋代。刘克庄。老欠人书债,惟公幸恕之。不逢斩窗处,即值揽衣时。胆薄书行诏,才悭倚合诗。自怜双鬓秃,犹忝属车随。
吴姬曲 其二。元代。王冕。吴姬来,香花未动游尘开。勾玉迟迟锦云重,百花掩媚春徘徊王孙公子金无限,为君一笑成飞埃。
孔绣山青天骑白龙图。清代。朱琦。云背鞭龙龙已飞,手持玉杖吞朝晖,巢父掉头胡不归。长安茫茫半尘雾,几辈骑鼋不敢渡,看尔白日破壁去。东溪岁晚玉女峰,我愿为云君为龙,不辞青嵩倚长松。仿佛见君排云至,梦中海客早心识,披图咄咄称怪事。拍手大笑三千年,对岳楼上扪青天,酌酒北斗扶桑颠。贺监再逢酒中仙,菖蒲花开紫玉烟,劝龙一觞且醉眼。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唐代。李白。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阎公汉庭旧,沈郁富才力。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宁期此相遇,华馆陪游息。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送邝湛若。明代。邓云霄。閒园杨柳醉春烟,远棹重来兴浩然。彩笔凌云多逸调,琼枝耀日正韶年。开尊狂击催花鼓,送别愁看去雁天。谁忍平原虚夙约?贫居还有杖头钱。
醉中作行草数纸。宋代。陆游。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渖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太阴鬼神挟风雨,夜半马陵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碪斧;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王郎中妓席五咏·筝。唐代。顾况。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
玉楼春。宋代。晏几道。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芦花。宋代。王汝舟。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无题四首 其一。宋代。张逊。银屏曲曲掩秋尘,何处车声五色麟。飞燕曾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凭鸡卜问江神。
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月夜。清代。慕昌溎。日落碧天暝,深树栖鸦集。开轩纳夜凉,秋虫一何急。幽庭散花影,月色皎如日。夜静竹风清,流萤飞复息。
述怀。宋代。陆游。情怀犹是昔年人,岂料侵寻八十身。灯下看书方觉老,花前阙酒始知贫。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万事回头已陈迹,为君一笑落纱巾。
长相思·游西湖。宋代。康与之。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望蓬莱 继重阳韵。金朝。马钰。通真九,通真九,个内下功裁。便使龙蛇腾地去,却教云鹤下天来。晨看暮潮回。白莲绽,白莲绽,自有碧莲开。清净门中通出入,无为路上免抟猜。定是到蓬莱。
寄致仕欧阳少师。宋代。曾巩。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鸾凰开羽翼,骥騄放精神。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酒熟誇浮蚁,书成感获麟。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明代。高启。一片春云雨满川,渔蓑欲借苦无缘。多情水庙门前柳,遮我孤舟半日眠。
菩萨蛮 月下口占。清代。熊琏。西风瑟瑟敲檐铁。含凄独步空阶月。冷露滴寒辉。徘徊人未归。诗成重自省。脉脉频怜影。若使此生休。无情不识愁。
赠别朱子蓉。清代。陈恭尹。石鼓响枯桐,琥珀拾纤芥。声气各有期,类聚焉足怪。夫子本世胄,弱冠怀慷慨。著书东溪阳,四海方横溃。抗志师古人,屈身惭后代。昨来匡庐顶,更蹑罗浮背。中夜见朝曦,陵高阅九派。清旷惬奇怀,浩涆资挥洒。长揖王侯前,矩步炎州外。虽抱柳下和,无伤首阳隘。蹇予卧丘园,贞疾恒不瘥。握手涉旬时,方舟更逾迈。高曲虽和稀,宿心为一快。如何万里别,复此三秋届。草木变以衰,溪山明可画。去燕恋匹俦,归雁投蒲稗。离居易永久,触物多叹喟。何时御轻风,相寻越江介。
南乡子。宋代。吴潜。黄耳讯初收。为说鸥汀与鹭洲。争问主人归近远,飕飕。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今日是今明日古,休休。转首鄞江总别愁。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南北朝。谢灵运。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州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
读书漫成。明代。潘希曾。白昼沉簿领,不暇拈诗书。爱兹冬夜永,一编聊卷舒。孤灯闪青焰,细字迷鲁鱼。揩眼徒自苦,掩卷一长吁。幼学不知要,涉猎事文辞。去道日以远,古人安可期。驱驰二纪来,五十知昨非。勤事乃吾职,读书固其馀。尝闻仕优学,糟粕非所须。不如静中悟,默坐松窗虚。
点绛唇。宋代。史浩。千里欢谣,使君美政高三辅。沸天箫鼓。笑拥锋车去。卧辙攀辕,漫拟双旌住。还知否。禁林深处。已辟金闺路。
送方蔚峨表弟重游津门。清代。吴理堂。使君万里归来后,转瞬河梁又别离。双屐踏残关塞路,一囊收尽古今诗。沧江明月清尘抱,浊世牢愁托楚辞。两鬓星星人共老,豪情犹似少年时。
寄鲁南陈子 其二。明代。文徵明。满地干戈卒未休,吴江枫冷又惊秋。美人何处烟波渺,手把芙蓉特地愁。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宋代。王灼。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控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地僻。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欲学三杯醉,相付一笑适。酒罢循归途,翁亦返旧宅。
小市收镫,渐柝声隐隐,人语沈沈。月华如水,香街尘冷,阑干琐碎花阴。罗帏不隔婵娟,多情伴人,孤枕最分明。见屏山翠叠,遮断行云。
因记款曲西厢,趁凌波步影,笑拾遗簪。元宵相次近也,沙河箫鼓,恰是如今。行行舞袖歌裙。归还不管更深。黯无言,新愁旧月,空照黄昏。
爱月夜眠迟。元代。仇远。小市收镫,渐柝声隐隐,人语沈沈。月华如水,香街尘冷,阑干琐碎花阴。罗帏不隔婵娟,多情伴人,孤枕最分明。见屏山翠叠,遮断行云。因记款曲西厢,趁凌波步影,笑拾遗簪。元宵相次近也,沙河箫鼓,恰是如今。行行舞袖歌裙。归还不管更深。黯无言,新愁旧月,空照黄昏。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八。明代。董纪。出焙好茶闽上有,带浆新荔浙西无。异乡美味都尝遍,只欠松江巨口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