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山。宋代。王安石。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操耡耰。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七十八。清代。佚名。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寻博。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
赵氏鄮山书院诗。元代。方回。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修以藏。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病中自遣。宋代。陆游。一鸦振羽鸣,窗色忽已缟。众鸟次第来,各矜语言好。病夫正拥被,宛若儿在褓。跣婢职衣襦,丫童谨除扫。红日已入帘,吾岂尚恨早?悠然一杯粥,顽钝聊自保。
珉玉池付金莲寺僧为香炉。明代。张弼。平平艮岳黍离离,拾得龙眠洗玉池。付与山僧作清供,兔毫深椀对吟诗。
赠王观泉。近现代。聂绀弩。投荒垂老一尘轻,走石飞沙塞上情。何日同寻青冢好,此身新见黄河清。我从滟滪堆边至,君在蓬莱顶上行。偶尔相逢成一笑,不知何处不春明?
某夏夜酣寝飘然身若凌云其觉也作梦游仙以原。宋代。李新。 飘飘夜半身凌云,梦与群仙游玉京。龙虎腾骧争引导,侍童罗络甘蓬迎。绛幡羽扇前驱列,宝盖华旗助旌节。钧天九奏毕笙竽,飚驭数行响环玦。初朝太一何所为,次历紫微心自知。青虬吐烟满琼殿,白鹤起舞临丹墀。更过十洲寻旧友,旋返瑶池燕王母。文章已作人间游,功业却从天上走。朝霞乍吸心耳清,沆瀣忽餐肌骨莹。九门不掩阊阖静,玉女下诏驰名姓。始惊造作玉楼记,白马诗囊空委地。又疑本是谪仙人,锦绶纱巾初溷尘。凤箫一声轻哽咽,雾卷云收天水彻。葛洪伯乔两无知,送下九霄不言别。时人学仙不得仙,未能白日升青天。无心却向梦中见,千万人中何处传。
郡内闲斋。唐代。张九龄。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五言诗三首 其三。魏晋。嵇康。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赠蒋羽士。明代。杭济。氅衣出山披紫烟,飘飘丰度人中仙。笑挥长剑走阴魅,坐呼白鹤来青天。问渠行藏定何所,丹霞玄圃空同巅。秋风吹来过我室,对我熏茗谈玄玄。欲留信宿不可住,飞云万里心茫然。
送魏山韦处士(一作送田处士西游)。唐代。于邺。阴阴亭际间,相顾惨离颜。一片云飞去,嵯峨空魏山。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唐代。刘禹锡。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琴曲歌辞·越裳操。唐代。韩愈。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和李公七夕。唐代。任希古。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开轩卷绡幕,延首晞云路。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瑶驾越星河,羽盖凝珠露。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始阅故人新,俄见新人故。掩泪收机石,衔啼襞纨素。惆怅何伤已,裴回劳永慕。无由西北归,空自东南顾。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宋代。廖行之。山头笑语落千家,晓入登临引暮霞。极目未应烦笏拄,招朋端不羡鱼叉。归来皓月明於烛,睡熟黄紬卧放衙。幕府官闲诗思敏,赓酬亹亹笔生花。
赠山中友。宋代。谢翱。散策乱山云,值此山林友。种松高及身,扫叶落随手。斫尽松上枝,缚作山中帚。夜夜对西峰,明月生户牖。
石门。宋代。陆游。昔讀康乐诗,梦到石门山。中有醉道士,倒珮落其冠。来游一一是,嵌岩如屋宽。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峭壁天削成,磐石容投竿。摩挲苍藓字,喟发千载叹。老洪梦中舊,两脸依然丹。语我君小留,山瓢勿嫌酸。涧果四时有,收拾苦不难。旋炊胡麻饭,薦惊蛟龙蟠。醉面索吹醒,坐待风雷翻。
榴花。南北朝。邹浩。阁东阁西安石榴,两株相映花枝稠。山高江阔万木叶,独此烂熳开不休。有如牙门集缨绂,碧油幢外红光浮。又如青天驻羲御,火龙鳞鬣惊人眸。朝朝莫莫看愈好,直若有意宽离忧。无穷归念姑且置,栏边取醉商声讴。
赠督学潘完朴公二首 其二。明代。韩上桂。一朵花开万国春,罗浮梅萼几枝新。最宜交映惟仙品,敢望相投拟故人。运去六朝销粉丽,文回当代振丰神。倚门桃李知无限,沾洒思分雨露匀。
题画四首 其四 雪竹小雀。明代。童轩。冻雪黏寒竹,啾啾雀噤声。东风花影好,何似洛阳城。
连旬大雪 其一。元代。吴当。瘦骨棱层病未安,江天风雪夜漫漫。布衾铁石浑无寐,难得梅花入梦看。
桃根接梅。宋代。陈绎。未见东风著小桃,先看蓓蕾绽红椒。种从王母来时度,魂向罗浮梦里招。妙夺天香回造化,巧将雪色补娇娆。一声铁笛春归也,回首秦源道路遥。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其一。宋代。邓林。红尘紫陌倦驱驰,绿水青山费梦思。无限五湖烟月趣,钓鱼台下一题诗。
春暮登黄鹤楼。宋代。周弼。欲尽残春酒,登临事已违。听残怀旧笛,添尽御寒衣。鸟向青山没,人来赤壁稀。最怜城侧树,无可作花飞。
南雪不到地,今雪瑞非常。堆檐平砌,晚来风定转飞扬。浩荡乾坤无际,洗尽蛮烟瘴雾,和气遍遐荒。满眼丰年意,民共乐时康。
倚琼楼,临玉楼,举瑶觞。高吟低唱,从他减尽少年狂。且趁明年春好,整顿雨犁风_,归去老农桑。唤起江南梦,先到水云乡。
水调歌头(大雪登望京楼)。宋代。管鉴。南雪不到地,今雪瑞非常。堆檐平砌,晚来风定转飞扬。浩荡乾坤无际,洗尽蛮烟瘴雾,和气遍遐荒。满眼丰年意,民共乐时康。倚琼楼,临玉楼,举瑶觞。高吟低唱,从他减尽少年狂。且趁明年春好,整顿雨犁风_,归去老农桑。唤起江南梦,先到水云乡。
六十一诗十四首 其四。明代。释函是。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宋代。周必大。鸾栖枳棘已多年,父老犹传主簿贤。扶杖喜迎新使者,赤帷何惜与高褰。
天门山。宋代。舒岳祥。烟树连天远,渔樵两地分。仙舟沧海路,僧锡石桥云。落日人行少,空村犬吠闻。谁知隐沦者,绝迹在人群。
晦日重宴。唐代。周彦晖。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次韵金直卿夏夜。元代。方回。楼高夜独吟,鉴古复寿今。不竞当知命,无瑕在养心。人声钟后绝,天影水中深。风槛微凉处,时时一正襟。
次韵郑顾道侍郎用师字韵见赠。宋代。李纲。昔年班列会京师,邂逅相逢只旧知。一纪此身浑似梦,中原回首不堪思。乍欣旌旆来临日,共喜江山适意时。感慨不须谕旧事,且将强健对芳卮。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二。明代。陈琏。鳌负仙山翠色寒,星毬万点照晴峦。班行济济联鹓鹭,禁籞雍雍集凤鸾。月色偏于今夜好,乐声齐奏万年欢。教坊百戏呈新伎,喜得承恩对御看。
春晚。宋代。苏文饶。芳草莫寻游处迹,好花空认折残枝。啼莺似怨归何速?舞蝶应怜出太迟。
节过湔裙,人稀抛堶,又是一番初夏。春归下浣,客到中原,陇首浓阴谁画。
多少濛濛柳绵,和了春阴,涴人帘下。正晓来、忽听园丁,报道牡丹开也。
惜馀春慢 梁园春同侯仲衡叔岱徐恭士田梁紫弟子万看牡丹作。清代。陈维崧。节过湔裙,人稀抛堶,又是一番初夏。春归下浣,客到中原,陇首浓阴谁画。多少濛濛柳绵,和了春阴,涴人帘下。正晓来、忽听园丁,报道牡丹开也。相携去、阏伯台前,孝王园后,小试玉骢宝马。梅风几阵,莺语多般,引出紫娇红姹。歌板栏边竞开,密幄围花,娱他清夜。撚一枝、忽忆沈香,且作开元閒话。
杂兴。宋代。利登。我昔游蓬莱,道过昆仓山。青壁峭千仞,中分两径前。上迳险且难,行可求神仙。下迳极夷易,蛇{尴监换虫}交蜿蜒。毫釐一殊轨,安危异千年。弃之从上征,高步追飞鸾。勿谓下途易,下途前更艰。
睢阳吊古。明代。殷奎。黄尘下马睢阳道,束带徘徊吊数公。韩李文章今日事,江淮堡障中兴功。千年双庙基何在,百战孤城气尚雄。寄语河南夏御史,愿修前典表遗忠。
重五有感。宋代。陈著。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何似今朝酹忠魄,残杯一洗世人愁。
题四景画 其三 买臣秋樵。明代。程敏政。西风萧萧振黄叶,何处平原初罢猎。会稽山下负薪人,倚树掀髯亦豪侠。一朝印绶悬其身,白日照耀新朱轮。谁知担上芸香册,只博人惊车马尘。
临高台。清代。戴亨。临高台,豁双目。心多忧,悲还续。云敛长空雪销谷。海不扬波,山升朝旭。仰穹苍,俯众族。喙息跂行,芸生并育。有鹤苦饥,孤飞野宿。天风四吹,哀鸣若哭。
八哀篇 其六 黄山人姬水。明代。王世贞。淳父负奇癖,形骸更土木。伤时伯鸾噫,感遇嗣宗哭。呕心一锦囊,瑰丽时自足。霏霏吐屑金,宛宛成叶玉。岂不悟千秋,眼底怨局促。
鄂首座还山。明代。杨循吉。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惆怅明朝别,何人访闷乡。
谒金门 其四 叹梅。金朝。李俊民。频点检。依旧雪肌清减。似恨海东花使滥。不教么凤探。休笑诗人冷淡。道尽影疏香暗。桃杏虽然无藻鉴。承当应不敢。
书渔樵耕牧四画 其二。明代。王恭。山人岂是悠悠者,何事樵歌孟诸野。萧条茆舍住寒村,生小何曾识县门。东邻作商走风雪,西家为郎叹离别。人生未必胜樵夫,朝朝暮暮对妻孥。
蝶恋花。宋代。叶梦得。薄雪消时春已半。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一缕游丝牵不断。多情更觉蜂儿乱。尽日平波回远岸。倒影浮光,却记冰初泮。酒力无多吹易散。余寒向晚风惊幔。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 其二。明代。庞嵩。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我爱王阳冈,明刑在钦恤。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宋代。郭祥正。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圣号雅二篇。宋代。赵湘。皇宅斯道,汗汗浩浩。贤俊茀茀,钟鼓考考。爰煦尔赤,爰妥其老。乐只万国,宁德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