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

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朗读

《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宣州开元寺的景象和氛围。宣州位于南朝谢朓之城,是东吴国境最深处的地方。虽然国家已亡,但遗留下来的开元寺仍然傲然屹立,隐藏在云雾之中。寺庙的楼阁高耸九十尺,廊柱环绕四百根。寺庙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风吹拂着松树和桂花。青苔照亮了红色的阁楼,白色的鸟儿相互交谈。溪水的声音渗入僧人的梦境,月光照亮了粉色的墙壁。欣赏这美景,时间似乎没有早晚,站在栏杆边,可以感受到过去和现在的交汇。留下一壶酒,欣赏前山的春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宣州开元寺为背景,通过描述寺庙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寺庙作为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尽管国家已经消亡,但寺庙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依然屹立不倒,具有一种永恒的存在感。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壮丽景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续。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青苔、松桂、溪声和月色等形象细腻而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境界中。最后两句“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站在栏杆边,感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交汇,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整首诗写景婉约,情感深沉,通过对宣州开元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朗读
()

猜你喜欢

雨馀寒碧深,空烟满庭竹。深掩读书灯,莫恼秋禽宿。

()

永嘉戎马摇乾坤,渡江一马黄屋奔。
中原文南无复存,仅有笔阵兴王门。
猗欤大令趾右军,几年埒美名金昆。

()

天青织未遍,风急舞难成。粉重低飞蝶,黄沈不语莺。

自随春霭乱,还放夕阳明。惆怅池塘上,荷珠点点倾。

()

竹风过雨新香,锦瑟朱弦,乱错宫商。樵管惊秋,渔歌唱晚,淡月疏篁。准

备了今宵乐章,怎行云不住高唐?目外秋江,意外风光,环佩空归,分付下凄凉。

()

小人健用壮,君子义为尚。惟吾不独尊,天地共下上。

()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戈戈几疋端。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

京口杨夫子,知名三十秋。青衫尚为邑,相见松江头。

倾盖曾未久,欢若平生游。适当及瓜代,浩然治西舟。

()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
淮边曾以此身归,每见尝宽使者威。
一昨荐章蒙首上,十年坠翼恰重飞。
功名未果时看剑,报效犹乖夜揽衣。
聊向短笺论感慨,更烦尊教宠寒微。
()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近日司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

天台衡岳旧曾寻,闲忆留题白石林。岁月已残衰飒鬓,

风骚犹壮寂寥心。缑山碧树遮藏密,丹穴红霞掩映深。

()

鸣呼二子遂如此,里半凄凉谁与归。
生养死藏情永痛,霤号野哭涕徒挥。
久悲前辈子无岁,今叹期文事转非。

()

彩云飞尽楚天空。碧溶溶。一帘风。吹起荷花,香雾喷人浓。

明月凄凉多少恨,恨难许,我情钟。

()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

雨缶云瓶剖阿香,瀰漫何处办玄苍。
衰翁顦顇忧三伏,古佛慈悲赐一凉。
但愿有缘乘款段,岂应无梦驾偏箱。

()

底事东风大放颠,为花浑废夜深眠。赏心不有闰三月,老眼应虚春一年。

歌舞尽传天上曲,笑谈同是酒中仙。归时更爱东城道,月在秋千影外圆。

()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
二人交泰,七政顺行。
四序资始,万物含生。
皇朝创业,盛德致平。
为民所福,洁此精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