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朗读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译文:
山路拐弯到山腰,步行还未移动,
清澈的水流过瘦石,让人觉得奇异。
白云自然地占据了东西岭,明亮的月亮谁能划分出上下池。
黑黍和黄粱初次成熟,朱柑和绿橘半甜的季节。
人生中的这种乐趣需要天赋,不要让子孙计较其中的得失。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观念为主题。苏轼通过描绘山路、水流和云雾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腰的景色,清澈的水流以及云雾在山脉上的自然分布,显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生的乐趣。他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了农作物的丰收季节,暗示了人生的美好时光。最后,他强调了人生的乐趣应该由命运决定,而不是被子孙计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乐趣的主题。苏轼通过对山路、水流、云雾和农作物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并通过对季节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喜悦和美好。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命运的顺从,主张享受人生中的乐趣,不要计较得失。整首诗意境宁静、自然,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豁达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握手青袍恋旧绨,华堂风雾酒频携。梅花东阁传新赋,桂树南山忆旧题。

万壑天香灵隐近,中峰月色广寒齐。淹留莫唱王孙曲,赫奕徵书到紫泥。

()

忆昔游五岭,甘蔗弥野阔。一来琅琊城,此味久所阙。

商人自东南,驾海连天筏。所致虽不多,爱养尚如活。

()

玄扃息深构,虚馆含馀清。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遥兼夜柝警,细与寒更并。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

()
雕胡炊饭芰荷衣,水退浮萍尚半扉。
莫为风波羡平地,人间处处是危机。
()

玉觞才掩朱弦悄。弹指壶天晓。回头犹认倚墙花。只向小桥南畔、便天涯。
银蟾依旧当窗满。顾影魂先断。凄风休飐半残灯。拟倩今宵归梦、到云屏。

()

阁道新移鹑尾斜,朔南寰宇仰重华。星弧日矢天王阵,风盖龙舟帝子槎。

辽海月明传汉箭,榆关秋老断胡笳。而今建女无颜色,夺尽燕支插柰花。

()
仲春闰月天声佳,天岂有意迟群葩。
天公正为老人设,剩添一月延韶华。
今春计日百二十,不比严霜烈日空增加。
良辰好景不易得,此日讵可容易过。
()
惟时素秋,肇举元祀。
礼备乐作,降登有数。
洋洋在上,神既来止。
神之格思,锡我繁祉。
()
倾倒投子油瓶,拗折龙孙头角。
大炉鞴裹烹煎,香透千岩万壑。
殷勤奉供昔年高卧白云僧,与无舌人从头咬嚼。
咬得著,鼓舞升平,唱村田乐。
()
玉露金茎晓发寒,秋风仍作去年看。
蛩声疏雨长为客,雁影残蝉独倚栏。
钱砚窗棂云影淡,丹枫溪曲水痕乾。
西风曾与黄花约,拟掇繁英贳酒餐。
()
志大终痴拙,年衰合老成。
口无谈世事,身不要时名。
偶后诸人死,犹余几日程。
灰心良已是,拊髀未须惊。
()